白色十三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 第600章,最佳娱乐时代,白色十三号,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罗南始终相信,哪怕院线公众数目在减少,电影未来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大。
电影最伟大的力量,就是能够带给观众从未拥有过的体验和经历,无论是现实存在或者不存在的、幻想之类,电影就是一个绝佳的方式,让观众看到他们从未想象过或见过的东西。
虽然每天似乎都在忙忙碌碌,但罗南非常享受这一过程。
自身的兴趣与工作一致,这是何等的幸运啊?说是幸运女神的亲儿子都不过分。
电影的质量是拍摄制作决定的,但近些年来,电影的商业成绩,跟宣传营销关系越来越紧密。
罗南不会因为《飓风营救》口碑不错,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影片能够大卖。
《飓风营救》各方面的宣传推广仍然在继续。
上映首日的宣传推广活动上,发行方使馆影业和制片方沙海娱乐联合宣布,将会拿出影片北美票房的百分之五,投入到刚刚成立的失踪少女救助基金会当中,为寻找和帮助相关的人员提供善款支持。
虽然有目的的慈善会被某些道德至高人士批的体无完肤,但带有商业性质的慈善,在全美非常普遍,其实绝大部分慈善都是这种性质。
带有目的的帮助,总比那些只知道占据道德制高点却没有实际行动的人更值得赞赏。
坦白地讲,有目的性的慈善往往能长期运作下去。
与此同时,部分宣传资源也在向连姆-尼森身上靠拢。
连姆-尼森在好莱坞拥有不错的名气,还拿到过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而且本身也是越老越帅的典型。
在罗南的授意下,使馆影业宣传部精心炮制出了一篇关于连姆-尼森的文章,让水军们在互联网上到处传播。
“人生五十正当年!记连姆-尼森的营救生涯!”
虽然距离成为营救之神还很遥远,真正说是营救的片子也只有《辛德勒的名单》和《飓风营救》这两部,但好不妨碍对连姆-尼森进行这方面的宣传炒作。
这也可以为接下来连姆-尼森与沙海娱乐的合作做一些铺垫。
另外,宣传炒作中还重点提及了连姆-尼森的身手,告诉所有观众,现实中的连姆-尼森也是个动作好手。
“连姆-尼森年少时期曾是个拳击手,热爱拳王阿里,9岁时就开始打拳。15岁的时候鼻子还被人打断了,不过他还是赢了当年的爱尔兰青年锦标赛。直到17岁时,在一场比赛中被彻底打晕,连姆才彻底放弃拳击生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