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 第899章,最佳娱乐时代,白色十三号,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年轻记者琢磨了几分钟,继续落笔。
“女主演的脸上淌满泪水,泪水映衬着她那东方式的迷人的微笑;两位男主角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一时间竟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张导演是见过大世面的,面对此情此景也不禁为之动容,带着他的三位演员频频的向观众鞠躬致谢,但观众还是不依不饶,把巴掌拍得更响……”
年轻记者这几年常驻国外,国外娱乐记者花团锦簇的吹捧看得太多了,难免学到了几分。
如今顺手拈来,更是恰到好处。
但年轻记者清楚,仅仅有观众是不够的,还要扯上一些重量级人物,尤其国际电影圈的大人物,那样才能突出影片和主创人员的不凡。
“这就是昨天发生在戛纳电影节《十面霾伏》全球首映式上的一幕,随后很多国际友人向剧组送上祝贺,好莱坞相对论娱乐集团主席、美国亿万富豪罗南-安德森紧握张导演的手,既为影片感动,又为自己错过《十面霾伏》的北美版权后悔不已……”
“本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主席昆汀-塔伦蒂诺与张导演紧紧拥抱……东方影片在这里受到如此的欢迎,那份特殊的自豪感,在记者的心里涌动、弥漫、升腾……”
不知道是熬夜写稿有点累,还是自己把自己写感动了,年轻记者的眼睛,这一刻有点发红。
他去卫生间洗了把脸,回来后继续思考后面怎么写。
普通观众有了,大人物有了,对!还有国外媒体的看法!特别是同行们!
年轻记者瞬间灵感大发,笔记落在稿子上的“沙沙”声又响了起来。
“我现场采访了几位外国同行。一位来自《费加罗报》的法国记者说:《十面霾伏》比《英雄》还要好很多,无论是画面、打斗,还是在表现人物、人性方面,都是创新的。他称自己已经成了张导演的影迷。”
“而《德国电影周刊》的年轻女记者,认为《十面霾伏》是张导演拍得最好的电影:“如果参加竞赛单元,一定可以拿‘金棕榈’!”
反正吹牛不用交税,也没有提过两位记者的名字,年轻记者也不怕出漏子。
年轻记者越写越顺畅,幻想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首映放映结束之后的新闻发布会,几乎成了全球记者肯定这部影片的表彰会,张导演受到媒体记者热烈追捧。之后参加电影节组织的派对,更是接到了来自国际大型娱乐集团相对论娱乐的邀请,相对论娱乐的主席罗南-安德森邀请张导演一定要在戛纳电影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