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下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 第744章,百物语之主,总裁下放,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封了,禁令说了,出海者死,你不做海贼活得下去?”另外一个海贼愤怒地说道。
“唉!那群昏官!朝廷根本不管百姓死活,我们渔村被封海后,饿死了无数人,不为寇根本活不下去,你要退出自己退吧!我已经发誓了,死也至少要捅死个官兵,一个抵本,两个赚一!”这个海贼的话里充满了恨意。
“说起来,之前那群卫兵很弱的啊,一冲就溃逃,怎么会变得这么强,好像每次听说都变得更强了?”
第21章 倭寇的由来
这群海贼大概有二十多个人,灯莹仔细数了一下,应该有至少十多个是汉人,占了大部分。
剩下的那几个东瀛人,似乎只是勉强懂汉语,连听带猜能明白一点汉人的意思,但却无法跟上他们说话的节奏,只能嗯,啊,对之类的附和。
至于他们说的内容,灯莹也能猜到,应该是戚继光,抗倭英雄,明朝的名将。
从元代开始,大量的东瀛浪人便已经下海为寇,劫掠沿海,为了对抗蒙古的两次征伐,以及有可能的第三次,镰仓幕府培养了大量武士,尤其是擅长海战的武士。
但在东瀛付出了巨大代价才打赢文永之役与弘安之役两次对蒙古战争以后,国库却被耗尽,同时大量参战的有功武士却无法得到封赏。
这些与当时天下无敌的蒙古人战斗过并存活下来的武士,无一不是武艺高强的精锐,他们被各地武家收留雇佣,造成地方割据势力快速膨胀,从此东瀛进入了战国时代。
也有一些武士浪人选择出海为寇,劫掠大元海岸,元朝因为对地方吏治松散,再加上蒙古人不擅长海战,所以对海贼束手无策,这也是倭寇的由来。
劫掠的顺利进行与收获丰盛,就让倭寇这一行业持续了下来,一直延续到了明朝,因为海患难防,再加上还有抑商思想,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复杂原因,明朝开始推行海禁政策。
海禁政策严禁平民下海,且刑罚极重,一经发现本人斩首全家发配充军,海禁政策一经推出,沿海各地经济凋敝,依赖打鱼为生的海边村落失去赖以生存的能力,民不聊生,饿殍遍地。
而原本的对海外民间商业活动全部转变为非法走私活动,并且进一步变为了武装走私,沿海因为海禁而穷困潦倒的人家纷纷加入走私大队,使得海盗匪患反而进一步增加了。
海患加强,朝廷就进一步加强海禁,海禁越来越严,加入海盗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从此,海盗以从倭寇为主,变成了以汉人为主,只是称呼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