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霓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0,虎尾汤,陈霓琪,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顶英式高帽,正满脸得意地笑着。“嗯,你的确是。”邓鹏辉说。
这位自诩的间谍转身去跟别人炫耀他的学识,我则上前主动问候邓先生。父亲已离世三年,但提起他的名字,我依然红了眼眶。
邓先生倒没在意。“令尊是位正直的人。”他说,“他眼光独到,无论是开发燕窝新市场,还是扩大橡胶生意,他的判断总是很准。”
我们并肩站立,凝视着这片将鼓浪屿和厦门岛分隔开的五百米海域。厦门天际线的基本轮廓并未改变,只是建筑被战火熏黑了,沙滩伤痕密布,海滨昔日的热闹欢腾不复存在。邓先生从马褂口袋里掏出一个皮面小记事本,“我每天早上都会来这儿。”他说,“所有军事行动,战舰、船只及飞机的数目变化,只要从这儿可见的,我都会记录下来。它们全在我日记里,有日期可考。”他又把笔记本放回口袋。
“您记这些做什么?”
“跟任何时间或金钱投资一样,它未来的确切价值是无法预估的。”他又掏出一只价值不菲的双筒望远镜,“你知道5月份那3天死了多少人?”
我摇头。
“没人知道。”他靠过来,低沉地说道,“但我能告诉你,从这里能看到的尸体有1168具,全部被遗留在沙滩上慢慢腐烂。数尸体,可不是件好玩的事。”他摸了摸鼻子,苦着脸说,“大部分人受不了那气味。”
“我也受不了。”我承认道,回忆起自己站在堤岸后面,用手帕捂着口鼻的情形。
“这些无辜的死难者理应受到尊重。”他说,“最起码也要把他们的数目记录下来。”他陷入沉默,凝望对面的沙滩,那些尸体曾扔在沙滩上被太阳暴晒,成为海蟹和秃鹫的腹中餐。日伪政权过了很久才下令把尸体拉去埋掉,那时尸身已经无从辨认了。
“你看。”他指着一艘在日本旗下飘着邮政小旗的汽艇,“每周的邮船。”不久前,在一片所谓恢复正常生活的宣传鼓吹声中,日本人重新启动了邮政业务。虽说食品和煤炭短缺,虽说有一半的工厂不是关闭就是控制在汉奸走狗们手中,但我们总算是有了正常的邮政业务。这是他们建立所谓的东亚“新秩序”,“小弟”拯救“大哥”的骗人花招之一。为什么国统区和敌占区之间连邮件都不能互通?邮船上载的是别人丈夫的家书,并没有我丈夫的。
阳光折射在雾岛号上,金光闪闪,一如那位知道它名字的男人的金牙。我搓搓手,庆幸自己穿了夹袄。一阵带着海藻味的轻风吹过脸颊。突然,藏在海滩下面的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