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 试前
嬴天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45 章 试前,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举,嬴天尘,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酒楼。
他们要在这里等人。
之前提到过,县试规定“童生报名时须同考五人互相保结,并取得本县廪生保结”,而师兄弟却偏偏一共有六人。这意味着多出的一人得与另外四名童生一起保结。
好在这并不难,当初徐夫子替弟子们提前联系好的廪生人选之一就是镇上私塾的王夫子,王夫子私塾中恰好有四位弟子也要报考今年县试,于是徐守文加入四人的队伍,与之凑
成了一组。
人到齐后,众人前往县衙。
排过长长的队伍,终于来到县衙的礼房,几人依次被衙役带进去,将祖孙三代都交代得仔仔细细,确认无误,被衙役记录归档,又交过三十文的卷价,一套流程走完,总算领到了自己的“准考证”。
值得一提的是,衙役记录学子身世和相貌的同时,还如实填写了每个人的年龄。
按照大齐科举相关规定,县试考官出题时,可以选择对未冠者和已冠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别对待。即,未冠者会考难度更低的未冠题。
是以,往年也曾有过分明已是三四十岁却被记录为未冠,结果在科举考场上被考官当场识破”,加以责罚的案例。
当初从徐夫子口中听到这些逸闻,谢拾惊讶得嘴巴久久都合不拢,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天生面嫩的人也就罢了,长相老成还充嫩,难道是觉得考官都是瞎子吗?
报完名,几人才出了县衙,便有人匆匆迎上来,一边跑一边朝大家招呼道:“你们终于出来了,咱们已经租好院子了。”
说话的青年生得一副高大魁梧的身材,面相却很憨厚,正是随徐守文一起来县城的族兄徐守信。
师兄弟几人高高兴兴地应了,就要随徐守信一起走。
……一大清早就启程,颠簸了一路才到县城,又是排队又是报名,这一通折腾下来可把他们累坏了。
尚未同他们分开的四名考生,即与徐守文一组保结的四人,见状不由好奇走过来,一问才得知他们的打算。本打算住客栈的四人不由停住脚步,动了心思。
考虑到考试当天要与徐守文一起入场,若是住处相隔太远,难免不便。四人踌躇再三,厚颜问道:“不知诸位租的院子可有空余的厢房?介不介意多添四个人?”
答案是肯定的。
——为了让自家孩子在舒适的环境中备考,无论是财大气粗的王家,还是小门小户的几家,这一回都不惜慷慨解囊。他们租下的是一间二进的旧宅,几家长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