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章 放榜
嬴天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169 章 放榜,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举,嬴天尘,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里的情况,又谈起三人家乡的风物,言语间一副对三人大有寄望的模样。
天子如此“推心置腹”,尚未经历过官场的年轻人哪里顶得住?一时皆是受宠若惊,感激涕零,恨不能为天子鞠躬尽瘁。
当然,谢拾主要是“随大流”。
皇帝在别人眼中或许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于他而言,只是象征着最高权力的“符号”。毕竟仙境他都不知去过多少回。
谢拾并不会因为被皇帝另眼相看就激动莫名,恨不能肝脑涂地。甚至于宫中这些繁琐的礼仪,跪来跪去的,他并不喜欢。
只不过,天子的年龄足可做他祖父。谢拾将之视作长者,身为小辈拜一拜又有何妨?同样的道理,与长者叙话,受长者夸赞,他身为小辈,言语恭敬也是应该的。
正因如此,他行礼谢恩皆是坦荡真切,不曾让天子意识到丝毫“不敬”,反而感觉这位年轻人言行举止都透着莫名的讨喜。
细细想来,他身上没有一般人面圣的拘谨,反而透着小辈对长辈的濡慕尊敬——不得不说,两人也算是另类的双向奔赴。
天子讶异之余,心底竟不由自主地生出“谢知归就该是这般人”的奇妙感觉。
于是天子笑着招呼谢拾上前,道:“谢卿大名,朕早有耳闻。不想昔年一纸文章谏提学的十岁生员,而今竟是大魁天下。”
天子主动提起当年之事,赞道:“赤子之心,天然之质,此真读书人——当年朕是如此说的,现下看来果然没有说错。”
不得不说,八年之前的一句评价,天子竟然还能一字不错地重复出来,无论是本身记忆力超群,还是提前做过功课,都足以说明对
谢拾的看重,足以令人大受感动。
谢拾拜谢道:“臣昔日年幼识浅,冒昧献言,幸得陛下赏识,江提学不弃。今日蒙陛下点为状元,定尽心竭力报君报国。”
谢拾笨拙地拍了一句龙屁。
他不太会说恭维话,多年来掌握到与人交流的首要技巧便是言语真挚,情真意切。想来这一技巧在天子面前应当也管用吧?
好在年轻人的青涩在天子眼中反而是赤子之心,说话过于圆滑反而惹人生厌。
前提是天子心中早有偏向。否则,青涩就是“没眼力劲”,圆滑则是“少年老成”。
而谢拾前有谏书,后有对晋阳公主母女的救命之恩。若只如此也就罢了,一个小人物,天子不会一直记得。然而这些年里,谢拾文名斐然,入京赶考以来誉满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