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9 章 翰林
嬴天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179 章 翰林,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举,嬴天尘,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是以学习为主,一方面做些整理史料的杂务,一方面跟随前辈们学习。
简而言之,比上学时更闲。
谢拾快活得宛如耗子掉进米缸里。
翰林院的史馆可以说全天下最大的图书馆,卷帙浩繁,历朝历代的史书如山如海,其中便包括民间不曾流传的本朝实录。
纵然拥有“随身学海”,史馆对谢拾的吸引力依旧不低。他甚至无需任何人督促,便一头扎入故纸堆中,堪称如鱼得水。
来时他本欲第一时间拜见李岱这位座师,不过这位翰林院侍读学士相当忙碌,一大早就去了文渊阁议事,等闲不得进见。
等谢拾终于有机会拜见座师时,已近午时。
翰林院正厅曰玉堂,玉堂中设有视草台,从前曾是为天子起草诏书的地方,每草制之时都极为正式,掌院学士具衣冠正坐。
如今相关职责转移至内阁,用到翰林院时少之又少,视草台几成虚设,惟存空台。
“老师!”
空台之下,谢拾再度见到李岱时,后者正伏案作书。
昔日上门拜见座师时,李岱待他和颜悦色,更是亲授《易经》,见面虽不多,谢拾这声老师叫得却心甘情愿。
——无论如何,传道授业当为我师!
李岱见状,面上神色愈发柔和。
他笑着召谢拾上前讲话。
先是问了问他这一上午入职翰林院可还适应,又勉励他多听多学,不要仗着状元身份就自视甚高,翰林院可以说是全天下状元最多的地方,况且殿试只是一个开始,纵然昔日的三甲进士,未必便输给状元郎,谢拾区区新丁,要学的地方多着呢。
李岱叮嘱一条,谢拾便答应一声。
二人非亲非故,又无多年相处情谊,一位内阁阁老愿意对他如此耳提面命,不说拿他当自家子侄对待,至少的确尽到了师长之责,而这一切全然出于爱才之心。
这份厚爱,谢拾岂可辜负?
纵然谢拾心知官场上提携后进的手段大多如此,可眼下这份好意做不得虚。对方不曾提出无理要求前,实在不必恶意揣测。若然事事皆从利益来论,活得也太没趣。
他认真将李岱的每一句话记在心里,恭恭敬敬施礼:“……学生谨记老师教诲。”
李岱甚是欣慰地颔首:“近日天子欲修《齐会典》,又有《光宗实录》尚未修完,你回去后多留意相关史料,想来不久便要给你分派修史任务。”末了他摆摆手道,“去罢,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