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5 章 舌战
嬴天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195 章 舌战,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举,嬴天尘,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谢卿平身。”待谢拾抬起头来,就听见天子笑呵呵地开口,语气中透着长辈般的和蔼,“你可知道此番为何召你入宫?”
虽是问话,天子言语间的随和却将倾向表露无遗,倒像是特意与他拉近距离似的。以至于威严的面孔此时竟透出几分亲切。
谢拾心头莫名生出奇怪的错觉。
他眼角余光扫过四周,很快便发现大殿一角的案几,以及堆放在上头的几样杂物:蓬松的羊毛,一小块玻璃以及一瓶黑灰。
——原来如此!果然如此!
谢拾瞬间明白了一切。
他从容答道:“原先不能确定,现下大概知道了。李中堂曾以互市之事问策于我,臣确有几分浅见,不料有幸上达天听。”
此前谢拾确实不能肯定。毕竟他只是个官场萌新,虽然自认见多识广,但内阁中的大佬哪一个不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与北虏的和议中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想来他们比他更明白。就算他提了一些建议,谢拾不认为没有他的建议阁老们就想不到。
可能他唯一能做出的贡献便是拿出当下大齐不存在的技术,当一个平平无奇的搬运工。
现在看来,他好像妄自菲薄了。
“不愧为国之储相。”翰林向来有储相之称,以为未来的阁老备选,但能成阁老的终究是少数,天子的金口玉言可谓分量十足,俨然已断定谢拾不可限量的前途。
这还没完,天子尤嫌带给大家的震撼不够:“大齐人才济济,来日数十年无忧矣!”
此言一出,几位阁老打量谢拾的眼光又不一样了。
昔年二苏兄弟中试,宋仁宗不惜发出“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的感慨,今日天子之言,岂非异曲同工?
看来以后得重点关注这个年轻人了。如此想着,他们不免又羡慕起李岱的运气来。
收了个好学生,连带着他自己都在陛下面前大大的露了一回脸,事前谁能想到?
几人暗自嘀咕间,天子已经问起话来。
当初在李岱面前说过的话谢拾又说了一遍,这回是经过整理,更有信服力的说辞。
尽管此前李岱已经代为转述过一遍,但两个人的思维终究不可能一模一样,李岱的转述不可避免会掺入他个人理解的私货。从谢拾的角度出发,自然又有所不同。
最重要的是,涉及科学技术原理,李岱一概不懂,只能照本宣科或是一笔带过。而谢拾却是当场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