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不在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2章,八零之珠玉在侧,女王不在家,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是有什么事?”
初挽便把今早自己发现的说了说:“我看我们系的教授觉得没问题,说是北魏没跑了,那位陈专家,我知道他,他在文物局干了不少年头了,确实也很有能力,他既然也出手了,那更是应该没问题,我自己也看不出什么破绽,但看来看去,总觉得哪里不对。”
陆守俨听着,也是疑惑:“如果是造假,那这手段太高明了,竟然连你都看不出?”
初挽叹了声:“谁知道呢,也许是我想多了,所以我想着,如果认识那边的人,随便什么级别的都行,打听下,洛阳那边的盗墓案到底是什么情况,那个古墓是什么级别的,大概丢了什么物件,或者别的什么线索也行。毕竟我看市场上得出现了几十件,这么大一批,总不能说那座古墓被挖的全都跑这里来了吧?”
陆守俨点头:“你考虑得是,我找人打听打听,这个不需要太麻烦,随便找个查查就是了。”
初挽:“嗯。”
当天,初挽过去学校,结果一进去系教研办公室,就见几个教授正围在那里,议论纷纷的。
桌上摆着三个陶俑,分别是女舞俑、劳作俑和女乐俑,都是一水儿的圆领窄袖长袍,深目高鼻。
几个教授在那里品鉴欣赏着:“这女佣有左衽也有右衽,应该是北魏晚期的作品了,那时候民族文化融合,包容性很强。”
另一个道:“这个最有趣了,这个女乐俑戴着黑风帽,这上面还有一个‘十’,看,这帽子后面还有八字形刻痕。”
岳教授也在,连连点头,道:“和当年山西大同出土的北魏陶俑风格很类似了,不过那个应该是北魏中期,中期和后期文化融合程度不同,陶俑风格也有所变化。”
大家伙都是行内人,品鉴着这陶俑,难免探讨起来北魏历史,探讨南北朝文化,聊得不亦乐乎。
买到的沾沾自喜,没买到的有些不甘心,于是都商量着,明天再去淘换一些来。
正说得热闹,岳教授看到初挽,便招呼说:“初挽,你来看看。”
初挽走过去,仔细端详了一番,她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当下也就道:“这个还是得研究研究,山西大同的那一批陶俑我看过,我感觉和这个有点不一样。”
岳教授:“不一样?怎么不一样?”
初挽:“感觉不太对,和大同陶俑给我的感觉不一样。”
她感觉不对,但说不上来,只能希望几位精通于此的专家教授仔细观摩鉴别,也许能发现不对劲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