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柒街边捡来的巴黎,青春蚁后,自由鸟,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
——泰戈尔
<h1>
柒街边捡来的巴黎</h1>
去巴黎能有多难?对31岁的罗小雄来说,不过是分分钟让秘书订张头等舱机票的事情。
但在十几二十年前,去东南亚旅游不难,可要去欧洲美国就不那么容易了。旅游没有放开,通常只有组织指定的公派出境。有人就花高价买商务考察的名额,如果不是商务考察,没有红头文件和公章护航,就要跑断腿开各种证明,要考托福,要找人疏通关系,要天不亮就去大使馆排队面签,被拒的概率也很高。
90年代初,国内经济还刚起步,就算是滨海市这样的一线大城市也遍布着德庆坊这样的贫民窟,贫民们繁茂如同草芥,拿着几百块的工资,携妻带子吃着社会主义最后几炉大锅饭。年轻人想换换口味,去看看父辈们没有看过的新世界,于是很多人倾家荡产把自己扔向了纸醉金迷的美利坚,在那里刷了数以十万计的碗;也有留学生在日本靠背死人给自己挣学费。在日本,人死在高层公寓里后是不能进电梯运下来的,晦气,就靠年轻力壮的外来留学生背。电视里的海外打工者在深夜收工后的厨房里寻出半锅冷饭,没有任何下饭菜,稍微热一热用酱油拌着吃,他们说这里的酱油味道蛮好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到2000年,全年全国留学人数也不过三万多,绝大部分都是自费,家境好的去英法美,差一点的去加拿大新西兰,再差点的就只有去马来西亚乌克兰。就算法国一些高校减免学费,留学生再勤俭节约,一年的生活费也要十来万。2000年的十来万够买一间小房子了。雅乐虽然自力更生,也不过是个靠修理摩托糊口的穷学生,去巴黎?那是单靠柴油发动机妄图登陆月球,靠冷兵器梦想称霸全宇宙。
“我可以带她去巴黎。”罗小雄瞄着前面第三排座位上雅乐的背影,很快小声地更正道:“只要她愿意,我可以跟她一起去巴黎。”
“两个人一年就要二十万,留学四年就是八十万……”陌小凯朝天花板翻着白眼算:“你真当你爸爸是开银行的吗?欸……有钱真好,我怎么就没有一个有钱的爸爸。你包养我吧,我跟你去法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