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暮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案例,热搜预告,林暮烟,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岭去找芦蒿,也没想到他给左鉴清安上书粉的身份是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
这种感受对江阙来说实在有些陌生,以至于他一时间竟然找不到恰当的方式来形容。
但能够确定的是,这感受就仿佛一把小小的刷子,将他深埋心底的某些隐秘真相上长久覆盖着的、保护色般的尘埃轻轻扫去了一层,让他忍不住生出了一丝“也许说出来也无妨”的念头。
然而就在这念头飘然而起时,另一段场景却如一阵风般吹进了他的脑海,将那本就不甚笃定的念头吹到了一旁——
那是宋野城和左鉴清讨论案例时的场景。
“在想什么?”沉默前行了许久的宋野城忽然轻声问道。
江阙倏然回神,下意识地扭头看去,刚好迎上了宋野城好奇又探寻的目光。
短短刹那间,他心中的天平晃晃悠悠地左右摇摆了几下,终于,微微偏向了某个方向——
也许,就算暂时不能和盘托出,也可以尝试着稍作暗示?
“我在想左鉴清说的案例。”他道。
晚上在餐桌上聊起案例时,江阙基本全程都处于旁听状态,从头到尾也没发表什么观点,以至于宋野城还以为他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此时听他主动提起,不由略感意外:“怎么还在想那个?是发现了什么问题?”
“那倒没有。”
江阙收回目光,微微垂下眼帘,似乎斟酌了一下措辞,然后才缓缓开口道:“我只是在想,通常我们听到这类案例的第一反应总是以‘当事人在说谎’为前提,把案例作为悬疑推理去分析破案线索,这种思维方式会不会有点先入为主?”
宋野城稍稍一愣,便听江阙继续道:“就拿‘鬼魂鸣冤’的那个案例来说吧,你听完后立刻就提出了‘他是不是目击者’的质疑,之后也一直在试图证明‘他和凶手认识所以才能预知凶案’。而左鉴清也是一样,他除了提出质疑外,还在叙述过程中多次使用了‘他声称’、‘他坚称’、‘拒不承认’、‘据他自己说’这类明显表示主观不信任的词,显然也是从一开始就偏向于认为当事人在说谎。”
听到这里,宋野城忍不住将他和左鉴清讨论的细节在脑中回忆了一番,发现确实正如江阙所说,与此同时,他也似乎预感到了江阙想表达的意思。
果然下一秒,江阙便已话锋一转:“但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有那么一丁点的可能,他们并没有在说谎,而是已经如实相告,只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相信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