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2章 买地婚俗(上),买活,御井烹香,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且因此并不流行早订婚,就怕订婚后,男女双方中有一人染病,那就互相耽搁了。
一旦到了江南较富饶的地方,女子成亲的年岁就立刻往后推了,十八岁出嫁也不算是晚的,倒还普遍,京城和江南差不多,早嫁的也有十五六岁过门,晚嫁的到二十岁成亲,二十三岁这又似乎太晚了一点,毕竟,如今三十岁后再产育都有些不体面了,二十三岁到三十岁才不过七年那!
这且不说了,还有听张兄弟这样说来,和离似乎是家常便饭,而且非常简单——京城这里,也时而有小媳妇和人私奔的,但那毕竟是私奔,易夫之后得远远地离开街坊,不可能再抬头挺胸地做人,男子休妻那也是大事,一般人休妻一次,下回能娶的新妻条件便要更差一档,大家根深蒂固的观念,还是一辈子只结一次婚,不论彼此有什么毛病,那都没有和离的道理,听张兄弟说这和离就如同吃大白菜一般轻松,都感到难以置信,甚至无法想象买地的婚姻究竟是怎么个模样。
“这说和离就和离的,如此简单……那还有夫妻一体之说么?本来结发夫妻,白头到老,如今这样,岂不是彼此算计提防,谁也不敢信了谁去?”
“多少也是这个理,”张兄弟也是说到兴头上,又告诉他们许多没上报的新闻故事,“许多外地的男女,都有被欺骗的,譬如他们新迁移到买地,自然是想着,要快些结一门亲事,如此有本地亲家倚仗也好落脚——”
这话就说中了木头媳妇的心事了,她起意为卫姑娘做亲也是因此,毕竟,像卫姑娘这般有家有长,衣食无忧的年轻女郎,单身去买活军那里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她若想去,就只能通过结亲的方式,嫁给买活军的活死人,随他一起过去,家里人才能勉强放心——
就这样,卫夫子都未必答应,毕竟这年头,远嫁福建也就意味着此生几乎不能再见了,和死别差距不大,女儿过去了之后,若是水土不服就这样病故,那真是死了都没人来报信的,甚至说更糟一点,女婿报了死讯,其实是把她另卖了,卫夫子一家人能怎么办?
孤身一人是如此,阖家来买地定居,那不安感也就更强了,结亲历来就是融入一地最有效的办法,因此,许多居心叵测的男女,便瞅准了这种心思,厚索彩礼嫁妆,并仗着外地人对婚书规矩不熟悉,写下条款含糊的婚书,譬如说,女方是外地人,男方原做上门女婿,于是女方向男方父母支付一笔钱财,结亲后不数月,男方便要求离婚,愿意净身出户——实际上他自己没带一分钱来,净身出户毫无损失,而女方要索回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