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3章 吴老八掌权,买活,御井烹香,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地一样可以,但买地的牛为何没这么多?因为川蜀这里养牛,除了牛肉、牛油、牛皮、牛毛这些副产品之外,牛本身贡献的劳动力也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其余的一些副产品只能算是添头。
买地如果只是为了牛的副产品去大量养牛,毫无疑问这是亏本生意,光是牛犊的价格和牛饲料的价格,便是一笔不菲的成本。牛油的好处并不足以提高售价,抹平牛、猪饲养的成本差异。
同样的道理,牛油固然在工业中也有多种用处,但从川蜀运到买地,运输成本接近货物本身价格的两倍,没有厂家会购买三倍价格的牛油,他们宁可去买猪油,这是市场选择。所以只要走过一次三峡、大江航路,便可知道牛油便是运去买地,也只有衙门会接手,挂交易所没有人会买的,即便大家都是官办的工厂,也是不同的单位,各自要为自己的成本负责,考察团谈的订单没理由让某工厂接盘,除非衙门有明确的许诺和补贴。工业生产的成本有其客观性,细微的差异是抹不平价差的。
细微的风味差异,能抹平价差的行业是什么呢?是餐饮业,尤其是买地现在,手头宽裕的人多,花钱的地方相对少,又因为提倡不剩饭,所以大家从追求量变成追求质,舍得多花钱买小份奢侈食物的人群是越来越多的。而且,越是吃食这种难以量化的东西,人们就越追求虚无缥缈的产地、品牌,吴老八因此提出炒制红油的想法,把红油奢侈化,其实是个很对症的主意。
“就譬如说郝嬢嬢,如今市面上别的辣酱也多,口味也差不离,为何郝嬢嬢的价格不是最便宜,销量却是最佳?”
便是因为品牌效应了,吴老八道,“哪怕这锅底因不能复用,价格还要更高了,运到买地焉知没有人追捧呢?便是炼老油,顾忌的也无非是其中的口水,我能不能自开一锅,由店主捞菜进行分配,锅始终滚着,大家随来随走,要吃什么现下现捞,捞起来满满一碗,还给一大勺油汤,随时往里续红油?”
这个主意一出来,大家都是赞好,这倒也不是故意捧吴老八,而是如此虽然还有老油复炼是否健康的问题,但却的确可以有效地阻止口水入锅,而且很符合买地分餐制的复古风。再者,食客一多,红油还不够分的呢!一人一勺,跟着菜吃下去一些,残汤拌饭,稀里呼噜一点不剩的,就是想要复炼都没办法。如此,便只剩下价格上的顾虑,没有卫生上的顾虑,这门生意就不算是完全做不得了。
“至于说,账目上是否赔本,那你们这账又是没算明白了,此事是绝不会出现蜀地源源不绝地输出无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