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852. 大学城风貌 羊城.小赵 全球第一个电……,买活,御井烹香,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生和消失就更快了,一个工程就足以诞生好几个工地,还有便道、在建大道、小道,村道……城外的农田变成了大学城,大学城里各院系占的地盘也不确定,送信送到一半,发现路还没修完,只能扛着自行车跋涉过一段泥地,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里的邮局正是头疼怎么留人呢——很多邮递员甚至直接辞职去码头做跑腿的,自己买一辆自行车,专给商户奔走传话,运气好得些赏钱,就比给百姓送信赚得多了。
就这样,小赵很轻松地就调动到羊城来了,而且专司在城内送信——下乡的邮递员位置那都是留给老资历的,因为可以自己捎带点小东西,赚个货郎的钱。这样看来,他的收入其实是有所下降的,但却又不是太要紧。
为什么?因为赵家两兄弟都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小赵做邮递员时存了一笔,赵小弟在辽东几乎没有花钱的地方,一年功夫也存了几十两银子,再加上泉州城内一套房子卖掉的钱,也有个二百多两,便在大学城外围的村子里,买了一片坡地,又筹款造了一排的吊脚小楼,样式模仿的是云县的单身宿舍,有男女厕所、浴室,甚至还出钱打了一口井。只是两头留了两片空地,做了小院子出来,给兄弟两人分别居住。
就这样,小半年光景,屋子建好了,大学城这里一旦开始启用,他们的房子立刻就租出去了,租的不是学生,而是那些专门做学生生意的小贩。赵家兄弟通过一次转身,成功地把泉州的一间小院子变成了一整排宿舍外带两个宅院,租客就由小赵的妻子管理,这样,从关陕相依为命逃出来的两兄弟,不但在羊城有了基业,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世道中,两兄弟都娶了妻室,哥哥是吏目,弟弟是吏目加大学生,也就怨不得小赵骄傲了——以他们的出身,这份成就足以让他傲视同侪了!
不过,他当然不会和候朝宗谈这些了,候朝宗的年岁还小呢,一团呆气,为人处世似乎还有未开窍的地方,活得浑浑噩噩的,家里人让他读书,他就只知道读书,也不晓得为自己的将来盘算。小赵和他聊着洋番的阔气,候朝宗也不羡慕,叹息着食物的匮乏,却也没有兴起去校外进食的念头。
对于这些衣食起居的不便,他似乎报以一种顺其自然的忍耐态度,倒让想为自己的租客兜兜生意的小赵,不好开口了。两人泛泛地谈着些报纸上看来的消息:北方旱灾,作为两个北方人,自然是关心的,还有关陕的地动——小赵对此倒是稀松平常了,按他说,自从几十年前那次大地动之后,关陕的地动一直没怎么断过的,只是规模不大而已,来了买地才知道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