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897.五龙戏珠,买活,御井烹香,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也无伤大雅,因为朝廷的特科也用的就是拼音,甚至还列入特科的考核呢,虽然没有完全正身,但现在谁也不能说用拼音就是买地的本子。
再加上刘道婆搞来的这些小册子,内容没有丝毫问题,画风也的确惹人喜爱,故事比一般壁画还好懂得多了,就算是不识字的稚童,无须指点也能看个明白,那笔触又远胜从前僧道发放的画册——那些画册和刘道婆的图册比起来,简直就是简笔画了,是人是鬼都分不清,一样的供奉,换回来的册子都是不同,这种册子在市面上要卖都能卖个两百多文的,刘道婆时不时能弄来一本白送,这叫众人如何不喜欢她?
再还有一点好,就是她什么供奉都收,富贵些的,送尺头、香料,她也欢喜,普通人家就送几斤菜油,刘道婆也笑脸相迎。若是绣工好的女儿送了荷包,刘道婆下回来还倒送些丝线,若是全都折钱来说的话,一本书市价200文,荷包市价300文,丝线也要70、80文,她登门一次,不过拿走20多文而已,就算是家里的老爷也实在不能说她黑心贪钱,倒觉得刘道婆是个难得一见的正派姑子,真正的清心寡欲、朴实无华,从不带药带符,不担心她们把人给拐带坏了,因此并不禁她上门,有时还亲自和她喝喝茶,听听她讲经。
就这样,刘道婆在锦官城中等人家里便越发吃香起来,经她穿针引线,彼此结交的年轻姑娘为数不少,大家的胆子在往来中也越来越大,有些犹豫的姑娘,彼此一见面,听说你也在学拼音,我也在学认字,立刻就觉得自己不算太离经叛道,反而还可以再往前走一走。若是听到姐妹们私下里讲讲外头的局势,说说买活军的事情,那更不得了,以后也都不觉得看买活军的报纸,思量天下的大势,是什么女儿家不该做的事情了——朝廷还开女特科呢,如今已经不同往年了!
说起来,还真多亏了朝廷开了女特科,别看这儿特科暂且开不到锦官城来,但却为锦官城的女儿识字论政提供了扎实的基础,这样的事情不可能毫无破绽,一旦被家里人发觉,她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解——连朝廷都……我为什么不能?而家长只要不是特别迂腐,对于这些姑娘家的话也就无从反驳,只能任由她们去了。还真有一两个家庭想把女儿送去京城考特科的呢,这都是题外话,也不多说了。
且说刘道婆这里,靠着精美的话本、精湛的讲经、朴素谨慎的行事风格,很快便到处结交起了女眷,把年轻的女眷处于了一个开明的气氛中缓缓熏陶,根据本人的性格、禀赋,开窍有早有晚,人精儿如全二姑娘,私底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