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015.踏歌声未断,买活,御井烹香,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是一种主副歌回环式的唱法,副-副-主-副-主-副是常见的结构,主副的基调是相同的,但会每次出现时,都会一些细节的音调、音长和音高上做出变化,给人以新鲜感和辨识度。
这种格式,是非常的普适的,基本没有例外,张宗子认为的确也比如今的一些小调要好,现在踏歌所用的民间小调,往往是一个调子的简单重复,可以无限叠加下去,比如《鲜花调》,愿意的话可以唱一百多种花,能现编词儿就行,调子反正都是在这里的,但这种调子殊乏变化,难登大雅之堂。
而更高级一些的曲牌,其旋律虽然也有主副之分,但往往时间拉得很长,一支曲子五到十分钟是很常见的,歌者捏着嗓子,以假声来拽着、拉着慢慢地唱,如今南曲的四大腔无不是如此,尤其以昆曲的水磨调登峰造极。当然也不是不好听,但欣赏的门槛很高,要静下心来慢悠悠地去品,张宗子认为比较适合富贵闲人,在买地这里,大家要做的事情都很多,每天急匆匆的,除了一些真没事做,在家养老的耄耋老人还特别喜欢这种戏剧以外,大家在娱乐形式上,似乎也都在呼唤更快捷、更直接、更爽快的民间音乐。
广场舞的歌曲格式,就很适合如今的时代气质了,而且它的唱腔气息是直给的,音域居中,听起来自然是中气十足,相当的豪快。当然,这在敏朝的审美来说,显得粗气,不雅相,似乎烟火气很重,无法和现有的气氛脱离,把人带入到音乐呈现的气氛之中——张宗子认为,戏曲之所以要逐渐都高音域去发展,也有舞台气氛的考量,舞台是与现实不同的地方,甚至在很多时候有‘通神’之用,所以不但表演者的服饰异乎寻常,而且连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要和日常所见迥然有异,才能把观者的心思卷入,完全投入到表演之中。
不过,踏歌的音乐,本就是日常劳动中的娱乐,作为消闲之用,通俗直给,大白嗓都能唱,反而是优点。张宗子挑选了几首歌词还算雅驯,配器也比较简单,至少他能想到有类似效果乐器的曲子,打算稍后改改词可以流传出去,算是交了差。就赶紧逃到其余文件夹去了——一开始他也是贪新鲜,想着从完全没接触过的名字开始入手,这会儿受到重大伤害之后,便立刻回到安全区中,决定从民歌、戏曲这两个文件夹开始整理。
“至少都应该是能理解的东西吧!虽然或许有点陈旧,未必那么有新意,但……能理解就好!能理解就好啊!”
本来极度激进,这会儿他又异常保守起来,再三观览名字之中,慎重挑选了《一剪梅》作为尝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