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外大殖民,老子就是要当皇帝,雨天下雨,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止了纯木质战舰的建造工作,全面改为铁肋木壳船,就连运输舰都是如此……这海军的订单可是非常多的,光是三等战列舰的订单就是十几艘,巡洋舰和护卫舰的订单数量,加起来更是上百……
海军那边不仅仅要持续扩充海军的规模,同时还需要建造一批新战舰来替换早期服役的战舰。
海军早期建造并服役的战舰质量都不怎么样,很多服役十几年后已经到了服役生涯的后期,急需替换……倒不是说这些早期战舰真的不能用了,而是服役后期的维护保养太麻烦,耗费极大……动不动就大修需要大量资金不说,而且还会严重的挤压战舰的出勤率。
战舰也是有使用成本这么一说的,一艘价值十万楚元的战舰,可不是说每天都能飘在海上执行任务的,以大楚帝国海军的远洋执勤频繁的使用强度而言,基本上三年服役生涯下来,最少大半年是需要待在船台上进行保养维护的。
这还是正常保养和服役,如果加上中后期的大修什么的,那么中后期的维护保养时间就更多了。
这维护保养的时间多了,执勤的时间就少了,相对而言,使用成本就提升了。
因此衡量一艘战舰的成本时,早期的采购成本只是其中一部分,后面还有船员的人员成本,船只维护成本。
这也是海军经常使用全寿命成本,月、年服役成本这些概念的缘故。
把所有成本都算上去,然后你再算服役执勤一个月时间所需要的成本,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衡量战舰的真实使用成本。
而不是说你花个十几二十几万,把战舰买到手了,然后就不用钱了……
考虑到使用成本,大楚帝国很多早期建造的战舰哪怕还能用,但是因为早期造船技术不咋地,中后期维护保养开销大,耗费的时间多,在使用成本上已经不如直接建造一艘新铁肋木壳战舰了。
这也是为什么海军在铁肋木壳战舰出来后,下了海量订单,甚至把松江海军造船厂以及广州造船厂的产能都挤爆的缘故。
因为海军有一大票使用成本高昂的旧战舰等着替换呢……按照海军的计划仅仅是需要替换的大冶级护卫舰就至少有五十几艘!
这还是正常的替换……而海军那边还在持续扩充海军规模呢。
人家海军可是依旧没有忘记百艘战列舰的计划……如今的几十艘战列舰他们觉得不够,一门心思想要把战列舰的数量扩充到百艘以上,然后再来个四五百艘巡洋舰以及护卫舰进行搭配作战。
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