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122 章 一点波折,这书我不穿了!,九州月下,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趣,与萧君泽约了下次再聚,便离开了。
冯诞引着义弟回到府上,后者便在院中见到了不是很想见的人,眉头当即就皱了起来:“如今年末,正是诸事繁忙之时,陛下你若有空,不如在宫中多多休息。”
元宏微微一笑:“阿泽这算便见外了,阿诞家宴,哪能少得了朕?”
萧君泽翻了个白眼,走进入屋中,又见只有两个桌案,便在下座坐了,盘腿休息。
他在襄阳用的都是椅子,但在洛阳,还是以跪坐桌案为主流,他才不要跪着呢,伤了膝盖,长不高可就亏大了。
元宏也不介意这点无礼,坐在君泽身边,大吐起苦水。
先前君泽去襄阳时,将平城、河阴的工坊都卖给了宗室和世家,那些玻璃、陶瓷、纯盐、烧砖泥、炼焦、炼铁的技术,也随之扩散开去。
在元宏看来,如此一来,当是百业兴旺,能产出大量财物,换来辽东、南国、草原上大量财物才对。
然而事实正好相反。
这些工坊的产量相比君泽在时,
?_[,
且次品繁多,草原诸部更是宁愿多花些钱,多费些工夫去襄阳购买铁器茶叶,也不愿意在洛阳就近购买。
更不必说各地工坊的逃奴大增,与草原诸部的冲突也渐多,一些鲜卑帝族攻伐小族,掠来奴隶卖给各地世家,世家们在庄园修筑工坊后,产物堆积,却贩卖不出去,有时还会为了交易私下里手段频出。
不过一年多的时间,河阴诸多工坊,居然进入了亏损之中——要知道,在君泽手下,这些工坊不说富可敌国,也能说是日进斗金,怎么会短短时间里,就变成这个样子?
所以,元宏把君泽叫回来,就是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又该如何解决。
“还能是什么原因,”萧君泽给元宏解释,“这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让’字。”
“货物要销售出去,那生产的工坊,必须要给批发商、额,就是购买者,留下足够的利润,”萧君泽细细解释,“既然种谷背石可以是劳作,织衣抽丝可以是劳作,那商人,将一物千里迢迢送到另外一处,又怎么能不算是劳作呢?”
“如果没有利润,他们为什么要冒着风险和辛苦,将你的货物送到他乡?没有他们将货物送到他乡,仅凭这洛阳周围,哪来这么多人能吃下货物?”
“他们用高价把草原人和仇池、陇西、辽东的商队吓去跑,发现货物积压时,又对周围人低价出售,实在是鼠目寸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