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8 章
亡灵大菜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208 章,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亡灵大菜菜,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结果看到大佬们讨论的比赛成绩,我们计算过之后就忘完全迷茫了,再加上我们俩人都是田径小白,实在是纠结了很久也没想明白才斗胆提问的……】
最先发帖询问的博主大概是陆续看到有不少人回复+1,才终于松了口气,解释了一下关于自己产生这个疑问的心路历程。
这会儿网络上的田径迷们一开始看到这个问题也愣了一下,这会儿也终于反应了过来。
于是很快就有人冒出来回答道:【没事,刚开始看短跑的人,对接力规则不了解,产生这种疑问那可太正常了。
是这样的,我们一般情况下正常的百米短跑,计算的都是’单个运动员个体,自己从起跑爆发启动加速再到途中跑和冲刺过线’这样的一个过程,总结起来就是’起跑衔接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这样的一个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起跑启动’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过程,因为选手需要从速度为0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爆发力和力量还有技巧,让自己快速爆发进入到一个高速跑动的过程中。
但是4100米的接力赛,看似是每个选手都跑100米,实际上情况不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4100米接力赛的过程中,只有第一棒选手是从起跑器上起跑的,后三棒选手都是在跑动过程中接棒——而在后三棒选手接棒之前,他们已经在接力区中提前起跑了。
在这个过程中,选手提前起跑,等于节约掉了’起跑’这个过程中的速度损耗,可以直接以较快的速度接棒然后用自己的最大速度来完成自己那一棒的比赛——在这种情况下,后三棒选手都省去了从零加速的这个耗时,速度自然而然地就跑到了他们在个人单项赛事中所无法达到的成绩。
同时,这也就是我们说’实际上每个选手跑动过程不是固定的100米’的原因。
而关于接力区,我们假设赛道上等分地划分为4个100米的分段,在第一个百米分段中心线的位置上,向起始点倒退20米,再向前方延伸10米,这中间总长30米的距离,就是’接力区’。
接棒选手是在接力区内起跑并完成传接棒,所以根据不同队伍的安排情况,每一个棒次的选手在接力赛中所需要跑的距离也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就像是这回咱们的第一棒是郑队,他擅长前程爆发,在前程阶段可以有非常好的表现,但后程体能不支,这种情况下,如果他和第
二棒的冯楚明配合得很好,刚进接力区不远就完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