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参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六章,堕天后我觉醒了血脉,不问参商,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萧氏之中却未曾流传出分毫有关的消息。
“似乎是从陈稚入淮都开始,赵氏便处处不顺。”闻人明襄撑着下巴,“经淮河那场围杀,赵氏却是与她结下了死仇,也不知落到如今局面,他们会不会后悔。”
可惜便是后悔,也是晚了。
闻人明襄从棋奁中拣起一枚黑子把玩:“赵氏如今在淮都势力大损,便更不可能放弃对东境的控制。钦天那位封先生,怕是马上要有大麻烦了。”
要真正成为上虞东境武道之主,这场麻烦,封应许避不过,也不能避。
无论是武者还是修士,终究都是以实力为尊。
“你觉得他会赢吗?”闻人明襄又问。
司徒银朱回道:“我觉得她会赢。”
不是封应许,而是姬瑶。
“为什么?”闻人明襄动作一顿。
“大约是因为,我一直看不透她。”司徒银朱想了想,将一枚白子落在了棋盘上。
闻人明襄垂眸:“是啊,我也不曾看透她。”
她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为何姬瑶肯将自己继承的阵法道统,于讲学中传示天下修士。
传闻她是自不思归中继承道统,但闻人王族这几日命臣下查探过不思归遗留之地,却未曾有所发现。
“银朱觉得,她是不惜外物的圣贤,还是别有图谋?”闻人明襄对上司徒银朱的目光,眼中已然没了笑意。
在闻人明襄看来,姬瑶如此行事,若非圣贤,便是有更大的谋算。
“或许两者皆不是呢?”司徒银朱含笑道。
“那你如何看?”
对于这个问题,司徒银朱反问:“这重要么?”
这话却让闻人明襄有些不解。
“何必费心去揣度她为何要这么做,便是知道了又如何。”司徒银朱落子在棋盘,不疾不徐道,“她既已这么做了,那么我们需要考虑的,便是此举将带来的结果。”
闻人明襄握着棋子,倏而笑了起来:“你说得对,是我思虑太过。”
陈稚肯将道统传示天下修士,至少现在受益最大的便是千秋学宫弟子,而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未来都将成为上虞的肱骨之臣。
她所为,而今对上虞有利无弊,自己又何必非要清楚她心中所想。
不过——
“他日道统传及九州时,她或为天下阵修之师。”闻人明襄喟叹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