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71章 贞观通宝,这,这居然是贞观通宝?,大唐第一世家,晴了,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刚刚散了朝会,李世民回到了文成殿刚换下了朝服,就寻思着,是不是先去看看那些才被送入宫禁的法兰克良驹。
万一它们不太适应宫中的生活闹脾气绝食咋办?毕竟作为一位爱马成痴的天子,可不乐意那些好宝贝饿着或者心情不好。
就在这当口,就有宦官来禀报说是程三郎与吴王殿下有要事求见。
“他们这么早过来做甚?”李世民看了一眼天色,啧啧……这两个臭小子,又早退。
不大会,程三郎与李恪步入了文成殿,恭敬地行礼问候之后,不等李世民开口。
程处弼就已然一本正经地道。
“丈人,之前,汉唐商行,奉了丈人之命铸币,每年,新铸币是五十万贯到七十万贯之间。”
“如今成本,经过了多次的技术改良,一贯钱的成本已经下降到了三百文左右,其中原料成本……”
看到这小子表情很严肃地在这侃侃而言,李世民不禁一乐。
“怎么,你小子嫌赚得少了,还是说想要扩张每年铸钱的量?”
“不不不,这倒没有,其实每年就增加五十万贯到七十万贯,就已经很好了。”
程处弼可不傻,毕竟一贯钱,光是成本需要的就是六斤四两的青铜,哪怕是里边掺着不值钱的铅和锡,哪怕是铜都是自家的铜山挖出来的。
可这些都是成本好不好,五十万贯,就需要三百万斤的青铜,绝对不是小数目。
再说了,程处弼他们搞出来的铜料,自然不可能全部都拿去制作开元通宝,还有各种各样的地方,都需要用上这种金属。
就像是海船的建造,许多容易被海水锈蚀的地方,用铁制品,很容易就锈坏,不得不使用铜制品。
“那你们二人到老夫这里,到底是为了何事?”
程处弼递上前来一个小盒子。“丈人,请你看看此物,这是小婿新制的钱币。”
“新制的钱币?”李世民不禁一脸狐疑地看了程三郎一眼,这小子又搞什么鬼名堂。
下一刻,低头看向那个业已经打开的盒子,看到了里边有一枚十分小巧精致的圆孔钱币。
李世民不禁发出了一声轻咦。“大唐贞观××年制?这,你小子又干……贞观通宝?!”
“不错,这是小婿设计之后,制作出来的新钱币:贞观通宝,不知丈人觉得如何?”
“……”李世民又忍不住看了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