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95章 小侄就觉得跟这三季稻有缘分,所以想试上一试,大唐第一世家,晴了,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要不就让小侄给你瞧瞧,小侄的医术你放心……”
被程处弼这个厚脸皮叽叽歪歪的嘘寒问暖之下,李绩也不好意思再绷着脸皮无可奈地笑骂道。
“行了行了,老夫可没病,把你的爪子拿开,臭小子……”
李世民笑着摇了摇头,接过了那个木匣子,打开了之后取出了交州都督府的舆图。
摊开之后,开始仔细地打量起来,又询问起了李绩交州都督府以及岭南道的兵力分布。
程处弼好歹也是将门子弟,也就蹲在一边静静地欣赏着这二位长辈在那里叽歪了半天。
口干舌糙的二人坐下之后,恰着那清肝明目还养生的菊花茶,不禁有些唏嘘感慨。
如果大唐的粮食储备充足,百姓们的日子也能好上不少。
而大唐在进行军事行动的时候,也不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
李绩惋惜的目光,也落在了这些还摆放在案几上的那些三季稻稻谷上。
若是关中之地,也能够种上亩产两石出头的水稻那就好了。
然后,李世民与李绩看到了程处弼抄起了一枚稻谷,就往自己嘴里边一丢,在那里咀嚼。
李世民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不好看。“程三郎,这些稻谷可是生的。”
程处弼嘿嘿一笑,有些腼腆地把那颗谷粒给吐掉之后说道。
“叔叔,小侄正想跟您打个商量,这些三季稻的稻谷,能不能赏给小侄。”
李绩这货习惯性地又怼了一句过去。
“你要这些去做甚,难道去吃?”
程处弼摇了摇头,很真诚地道。
“当然不是,我想试种。”
“在关中试种水稻?”李世民与李绩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出了这个问题。
“怎么,不行吗?”程处弼有些不乐意地小声嘀咕了句。
看到他这副样子,李世民不禁一乐,笑出了声来。
“你小子胡说什么?这里可是关中,不是江南,怎么可能种得了稻谷?”
程处弼摸着这些三季稻,虽然他记不清楚关中有没有种植水稻,但问题是。
这三季稻的生长期很短,正因为如此,想必以关中盆地的环境,在灞水边上,种上一两亩完全没有问题。
其实主要还是,程处弼真心很好奇,这个时代的水稻产量为什么会低得令人发指。
是的,这个时代的水稻产量,居然只有两石半,最高也不过三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