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92章 朕得皇后,如得张子房啊,哈哈哈……,大唐第一世家,晴了,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够有这样的岁入,朕当无忧矣……”
听得此言,长孙皇后不禁面色微沉,轻叹了一声点了点头。
“夫君所言甚是,如今关中亩产不丰,每年尚需经从中原运粮于关中补之。”
李世民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呷了一口茶汤之后言道。
“为夫犹记得,父皇执政之初,只需要从关外调拔二十万石入长安,便可令关中足食。
而到得去岁,从关外调拔来的粮食,已然增至百万石,而且入关水道艰险。”
“观音婢你可还记得,贞观六年之时,关中旱情甚重,调拔粮食入关甚急。”
“光是三门峡处,颠覆粮船足有七艘,唉……”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抬手轻轻地替夫君按摩起了肩背。
“入关中水道艰难,可是,陆路运粮却耗费更巨,这也是不得已。”
李世民点了点头苦笑道。
“唉……是啊,自前朝起,关中的产出就难以再增,可偏偏关中人口日益兴盛……”
“我们在愁关中产出不丰,而交州都督府则在愁粮食产出太多。”
听到了这话,长孙皇后温言软语地岔开了话题道。
“看来,那帮子后生小辈成立的那汉唐商行,倒真是又为朝廷立了一功。”
李世民点了点头,两眼一眯,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言道。
“是啊,不过,能够想得出这等古怪主意的,怕是十有八九应该是程三郎那小子才对。”
“这石蜜倒是个好东西,毕竟有了这等甜品倒是百姓们日常所需的,倒是不愁没有销路。”
又吐了几句槽,李世民抚着长须开始头疼起了那交州都督府的下一步棋应该如何走。
顾达的奏折里边可是说得很清楚,不少财力雄厚,又有权势的人,也在交州采办了不少的土地。
“娘子,为夫想要下一道旨意,但凡交州采办田地者,五年之内,不得种植三季稻米等主粮。”
“只能种植甘蔗,或者是其他农作物,你以为如何?”
听得此言,长孙皇后凝神想了想,缓缓地摇了摇头。
“人行千里只为财,夫君你这么做,可是断了不少人的财路。”
“更何况,强令种植甘蔗,妾身觉得这点有些不妥当,毕竟不是谁都乐意种植甘蔗制石蜜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不禁有些蛋疼地抚了抚长须。
“朕为了交州都督府的发展殚精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