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97章 拜托老爷子你能不能正能量一点,我不是那种人,大唐第一世家,晴了,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夫说的没错吧?”
“大唐最重要的牧马之地,若是拿来耕作。那我大唐数十万精锐,岂不是全都变成了步卒?”
看到程三郎灰头土脸的点头附合,李渊越发地洋洋得意,抚着长须又道。
“那你第二种选择,难不成是迁都?”
看到程三郎再一次点下了脑袋,李渊白眼一翻。
“果然,你小子就是拿不出主意,尽胡说八道。”
这下程处弼直接不乐意了,赤急白脸地梗起了脖子道。
“上皇你都还没听我解释,凭什么说小臣是胡说八道。”
李渊抚着长须,毫不留情地打击道。
“迁都,你以为迁都是那么好迁的,嘴皮子一开一合,就能迁了?”
“这里边涉及的东西多了去了,既有臣子们的态度,还有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以及……”
李渊说一样,就掰一根手指头,足足说了六七种理由,仿佛不如此不足以证明他的话是对的。
只不过他还没说完,就看到程三郎一脸不乐意地转身欲行。
这下李渊顿时不乐意了,一把拽住这小子。“你小子给老夫站住,怎么,老夫还不能教训你了?”
程处弼一脸黑线地抬手指了指跟前的岔道,那边不远处,正是一间茅房。
“……嗯,去吧去吧。”李渊无可奈何地白眼一翻,悻悻地放过了程三郎。
不大会的功夫,这小子又从那里边蹿了出来。
“上皇,你说的这些道理,小臣明白,陛下也明白,不过上皇,小臣说句实话。”
“如今,大唐才立国不足三十载,天子就已经开始逐粮而走。”
“若是再过三十载,那岂不是将来,年年都得东巡?”
“……”李渊张了张嘴,却实在是没办法回答,这话还真不好说。
其实当初之所以定都长安,考虑因为有很多,重要的还是这里是前隋的国都。
定都于此,自然就寓意着大唐对前隋的取而代之。
而前朝之时,杨坚当政之时,就已经开始隔三岔五地蹿东都就食。
到了杨广时期,为何他要在当政之初就大修洛阳。
不就是因为他不乐意跟他爹似的,成天为了口吃的,只能频频往返在关中与洛阳的路途上。
看到李渊拉着张老脸,很不乐意的样子,程处弼当然明白这位大唐开国天子心情很是不爽利。
毕竟建国在此,可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