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76章 本官觉得,这怕不是我唐人所为,大唐第一世家,晴了,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道宗频频地眨巴着两眼,当他看到了这份《长安旬报》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程三郎那只妖蛾子出手了。
是的,虽然没有证据,但是,程三郎既然答应出手帮忙,那必然会有所动作。
以这货总能用出乎所有人预料之外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遭遇的各种疑难问题,甚至是疑难杂症的惯例。
炮制出这么多篇充满了攻击性和蛊惑力的文章,绝对可以令这只吐蕃和亲使节团臭不可闻,甚至达到人憎狗嫌的地步。
除了他程三郎,李道宗觉得不会有第二个人能够干出这种事情。
当然,这些念头,他只能默默地藏在心中,暗戳戳地得瑟。
“嗯,马侍郎言之有理,宁忠,速速遣人,往那《长安旬报》的编辑部去问一问,查一查这几篇文章的作者身份都有谁。”
宁忠赶紧领命而去,一帮人坐在这丽正殿偏殿内,一时之间,不禁有些沉默。
李承乾犹自在震撼中还未回过神来,而隐隐知道了真相的李道宗则是决定讷于言而敏于行。
至于那马周,与于志宁,都在等待着太子殿下开口。
看到了太子殿下半天不吱声后,作为太子詹事的于志宁决定主动一点。
“马侍郎,依你之见,这些文章上的推断……”
“本官觉得,这怕不是我唐人所为。”
“……”所有人都不禁一愣,看向了马周这位被陛下倚为左膀右臂的肱股之臣。
“这些文章的作者,对于吐蕃之了解,让本官觉得,他们似乎就是吐蕃人,常年生活在吐蕃境内。”
“不然,怎么能够对吐蕃人的习性,对于吐蕃国主,乃至于吐蕃对于未来的图谋和规划,都描述得如此详尽。”
“重要的是,本官实在是找不出一丝一毫,觉得作者是在想当然的破绽。”
“而且本官在去寻江夏王一同来见殿下之时,更是在街市之上,知晓了一事。”
“有好几位吐蕃人商贩,都在以数倍的价格,来者不拒的收购着《长安旬报》。”
听到了这话,一干老司机都不由得心中一凛,于志宁不禁有些狐疑地抚了抚长须。
“那位吐蕃来使禄东赞行事十分稳健,而且足智多谋,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等掩耳盗铃之事?”
听到了于志宁这话,马周抚着长须点了点头地道。
“没错,那禄东赞定然不会去做这等蠢事,但是于詹事不要忘记了,那只使团里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