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敛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援助越南抗法战争 参考资料 仅供历史教育,四合院里的道士,马敛藏,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4.7)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将法国的侵越战争和美国的侵朝战争看作是美国的“双管战争”。
1950年12月6日,法国派名将让·拉特尔·德·塔西尼出任法国远征军总司令兼印度支那高级专员。
同年12月23日,美法签订《美法相互防卫协定》,
1951年初,美国在西贡建立美国军事顾问团,予法国以大量军需援助,企图挽回败局。在美国的援助下,塔西尼制订了紧急“绥靖”与猛烈反攻相结合的“塔西尼计划”:集中兵力,先“绥靖”占领区,后进攻解放区,以夺回战争主动权。
他在占领区周围,制造宽5至10公里的无人地带,同时以2300个地堡为防御体系,巩固红河三角洲地区。
此外,还扩充伪军、巩固伪政权,以实现其“以越制越、以战养战”的政策。但法军一集中,就控制不住占领区;进攻解放区,占领土地,兵力又分散,陷入无法解决其侵略战争矛盾的困境之中。
从1951年春季起,越军乘塔西尼集中兵力“绥靖”占领区之机,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协助下,连续发动了中游、和平、西北等局部性的反攻战役,共歼法军4万余人,解放了拥有125万人口的国土。
其中和平战役,打败了塔西尼调集的20个营兵力的进攻,在战役中(1951.12—1952.2),共歼敌2.2万人,是战争爆发以来越军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在战役进行时,塔西尼在巴黎病死,乌尔·萨朗接替法国远征军总司令的职务。但败局已无法挽回。
1953年8月,法军被迫放弃北越西北高原重要据点那产,转攻为守。至此,塔西尼的全面战争计划宣告破产,而越军则牢牢地控制着战争主动权。
1953年5月,法国远征军总司令再次易人。亨利·纳瓦尔接替其前任后,提出了“在美国的援助下,集中机动部队,转守为攻,在18个月之内(1953.10—1955.5)消灭越军主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的“纳瓦尔计划”。
为实现这一计划,法国从本土、非洲、朝鲜抽调援军12个营(2万人),拼凑伪军54个轻装营;用机动部队进攻北部解放区,用伪军固守南部和中部的占领区。
1953—1954年冬春,纳瓦尔在北部平原集中18万机动兵力。
1953年9月,纳瓦尔动用17个机动营,发动“黑鲤战役”,兵分3路进攻红河左岸禄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