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洪大宝的内心存疑,娱乐王朝,三寸刀,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见从不藏着掖着,哪怕面对他这个所谓的天下第一高手,对工作认真的态度,也远比曲意迎合往往来得更直截了当。
尤其是在他还没有目前这么高市场地位之前,即使是面对各大资本强行安插演员的行为,也向来是有自己的坚持,否则情愿失去那笔投资,也不肯趋炎附势。
因而刘清山很耐心地解释:“我们这部片子主打的还是爱国牌,说实话,类似的题材早被人拍烂了,其实并没有什么看头,而且表现手法稍嫌单一”
早在叶问之前,黄飞鸿、霍元甲、陈真、李小龙等题材就已经在不断摸索中找到了一种较为成熟的制作模式
那就是人物登场,先是和自己人不打不相识,在解决了内部矛盾之后再遭遇外敌,主人公目睹同胞受辱,忍无可忍出面应战,最后以英雄在擂台上大败仇敌欢喜收场。
两部《叶问》作品都是照这个路子打造而来,尤其是《叶问2》,每一步都是精心算计,什么时候该给什么镜头,这个镜头可以让观众达到怎样的情绪,全在掌控之中。
这感觉就好比在相亲的时候遇到了职业公关,相谈当然是甚欢的,但是也肯定不会再有下文了。
洪大宝的内心存疑,就是来自这方面,所以刘清山特意解释了自己这么做的良苦用心,无非是想突出一个现场气氛的烘托作用而已。
尤其在影片的后半段,镜头如果不是在拼命把洋人丑化,就是在竭尽全力放大国人的惨状。
虽然这种撩拨观众爱国情绪的方法效果显著,但也要以适可而止为前提。
所以他把这种更情绪化的东西放在了其他人表情反应的描写里,而不是体现在演员们的台词当中。
这样就能显得文戏武打动静相宜、节奏把握也够精准,这才是一部颇具代表性的商业电影的主要构成因素。
但洪大宝就是最传统的制作模式的亲身经历者,对这种改变难免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不太适应。
不过他在听了刘清山的细致解读后,开始有了正在逐渐清晰的概念。
“咦,这是我没有考虑过的问题,虽然说这种改变有些投机取巧的嫌疑,却也不见得不是一种新的传统手法之外的新尝试。我居然被你在逐渐说服!”
叶导马上笑着拍他的肩膀:“我早就说过,山子在作品的体现方面有很独到的地方,他心里很清楚在改变传统拍摄手法的同时不宜操之过急,更多使用的是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颠覆性的为了改变而改变,这一点已经从他其他作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