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与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章,欢喜记,石头与水,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喝了几盏。
这回便是做诗了,上元节,赵长卿想着,无非就是围绕着月亮做诗,不想侍女送上的题目,竟是做咏梅诗。
不管是月亮诗还是咏梅诗,都是常见的诗篇,只要略读过几首诗的,绉也绉的出来。赵长卿诗才平平,也是背了三年诗的人了,她过去诌了一首送上去,就回来继续吃饭。
原本,赵长卿觉着,估计头筹肯定在朱家姐妹或是朱铃常组织的诗会中的闺秀里产生。不想,却是另有高人。拔头筹的闺秀是一位姓郑的姑娘,她做的一首咏梅的确极有风骨:
凌寒吐素馨,寂寞绽芳魂。
疏影吟和靖,归鸿问后村。
长怀卧雪意,不慕梦槐根。
耻共桃花艳,风华傲乾坤!
赵长卿见那位郑姑娘亦不过十三四岁,生得眉宇清秀,身上衣饰寻常,却格外有一番不同的清华气度。
郑姑娘拔得头筹,排第二的便是朱铃,第三位是赵蓉。相对于郑姑娘的头筹,赵蓉的小豆丁相绝对是被人冠以天才之名的。让赵长卿意外的是,她也有幸被请到了内室与几位主持灯节的夫人相见。
赵长卿擦了擦嘴巴,连忙去了。
其实想一想,能念书的女孩儿定是有些出身的。就算赵家,虽是军户,自家也有一二家底子。赵长卿是见过楚夫人的,只是未见过知府夫人,两位夫人都在,楚越与知府千金也陪伴在侧。只是,今日楚夫人并未坐上位,反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夫人坐得上位。
几人连忙行礼,老夫人笑道,“这样小的娃娃竟也会做诗,你叫什么名字?”
赵蓉大大方方道,“小女姓赵,单名一个蓉字。”
老夫人微微颌首,笑,“真是灵秀天成啊。”依赵蓉的年纪,哪怕她诌一首打油诗也很不错了。何况,人家做的不是打油诗。
老夫人再问了几人姓名,着重看了郑妙颖几眼,道,“怪道你诗有这样的风骨,原来是郑御史家的千金。”又问朱铃道,“你曾祖母身子可好?”最后看向赵长卿道,“你对子对的真好。公道唯白发,春风不世情。你小小年纪,是怎么想出来的?”
赵长卿道,“夫人的上联‘公道唯白发’出自唐代杜牧《送隐者一绝》诗:‘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我凑巧学过这首诗,便想到了以前背过的另一首也是唐代诗人罗邺《赏春》一诗:‘芳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路一时连。年年点简人间事,唯有春风不世情’。故此,胡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