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蓝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我力能扛鼎,宣蓝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城最近,顺顺当当入了京,率先建国称帝。而洛阳以南的广大土地,是建朝后的十几年里才慢慢打下来的,作为前朝皇室遗脉,末帝逃窜至南京苟延残喘了十年,才一步步走到末路,所以才有南京应天府为“南直隶”、“南都”一说。
古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太|祖是土生土长的直隶人,根系庞大,和平入了京后也就没清理旧臣,只是慢慢冷待了。
褚家在这趟改朝换代中跟着落寞了几十年,后人又起复拜相,稳稳当当地撑起了门第。
如今的老国公在先帝潜邸时就早早站定了脚,一力推着先帝上位,从龙之功谁也抢不过他。眼下七十高龄了,他还没辞官退下来,在朝中担着右相。
他家老夫人出自当朝衍圣公之家——即孔子一脉嫡系后人,圣门后裔,真正的诗礼传家。
皇后是老国公长女;长子褚昭信,名声不大,没怎么听过,但这位做了十多年的户部度支尚书,能在这个位子上坐这么久,想来是个方正人;至于什么三房四房的,没听过。
这位褚小公爷的娘,唐荼荼记不太清,好像是哪位异姓王府上的郡主。
这一家顶级的外戚,坊间名声倒是不差。
要说逸闻最多的当属这位褚小公爷了,传出来的多是些他欺男霸女的事儿。尽管唐荼荼知道三人成虎的道理,知道信息最忌讳传来传去,传到最后就不成样了,她以前走街串巷时听着了,只当个故事听,没往心里记,可听得多了,对这小公爷多少是有恶感的。
偏偏老国公这把年纪了也没辞官传爵给儿子,不知道是什么考量。
今儿听了这么一场,唐荼荼有点糊涂,却也凑凑巴巴听出了一点门道来:看来这位褚小公爷坊间的恶名,一半是他自己作出来的,一半是因为背后另有推手。
“小姐……小姐?”福丫喊她。
唐荼荼回神:“嗯?”
福丫疑惑地抬手,指着前头唐府大门的方向:“您瞧,那是谁家的马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