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蓝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4章,我力能扛鼎,宣蓝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到48°、东经110°到125°,战区正好取在最中间。
地图画得简单至极,方方正正一张图,中间弯弯绕绕一条边境线,从东北向西南斜斜而过;上方为北元辽阔的地盘,下方为盛朝地土。
而图上几乎半条边境线全以朱红色描边,红得浓重,四个重要的关隘都是血红色,代表极危。被北元攻破的赤城旁画了一条粗红箭头,径直冲向京城,一目了然地昭示了京城的危机。
京城百姓不认字的少,凝目看了会儿,大吃一惊。
“咱京城怎么才半个巴掌大?”
“我的老天爷!赤城离咱们京城,竟和京城离天津一般般远!”
“从咱这儿到天津,一天走四五十里,光用脚走五天也该到了。蒙古人骑着马,岂不是三两天工夫就杀过来了?”
“那些蛮人茹毛饮血,剁了人脑壳当酒碗用呢。”
百姓纷纷变色。
文士慷慨激昂道:“赤城离京城如此之近,我等既为大盛子民,当知‘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道理,此身既为男儿,岂能不为家国出一份力?”
……
唐荼荼掀帘看着。
那头的二位文士演讲完了,远远看见她,朝着她叉手一礼。
唐荼荼微微欠身致意,合上车帘吩咐车夫:“回去罢。”
盛朝边关戍兵再多,也抵不住二十万骑军和攻城器轮番冲杀。
而边军又有精兵、军屯兵和谪戍兵的区别——精兵数量少,能省则省,力士里的神射营和神兵里的火器营都属于精兵;军屯兵是各地征调来的,也是驻扎在边关最主要的军事力量,以五年一轮换。
至于谪戍兵,是因为犯了罪被贬到边关从军的罪民,这些罪民是下等籍,是这时代的敢死队,出关挖战壕、设鹿砦、布拒马,在战场的空当里抢修外墙的都是他们。
只要前线有损伤,北方六省的民兵、丁壮就得一波波地填补过去,补足战场消耗。再从各家各户征调新的民兵,各地都要加强巡逻警戒力量,先操练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这才是需要跟百姓详讲战局的原因。这样的战前动员,在北方六省各地都会上演。
光是想想就让人喘不过气。
她今儿回来晚了,天大亮了,唐荼荼从后门绕进去,惊动了几个仆妇:“二小姐又大清早的出去散步啦?”
“哎,清早空气好。”唐荼荼应和一声,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