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蓝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6章,我力能扛鼎,宣蓝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贫门百姓劳形,卫生习惯也差,是以此地的重疾大病率并不低。
唐荼荼:“假设一个生来健康的人,一生中要得两次大病,三次小病,总共是五次就医经历,那就是五份病案。全县汇集起来,疾病种类便包罗万象。”
“如果我们能给每一个百姓、每一户人家,建立一份个人健康档案,记录每个人从生到死、一辈子得过的所有大疾大病,每一次的就诊时间、病症详情、用药记录、药物反应,将过往病史全部汇编成册,专门建一所医档局,存放病案。”
“档案一式两份,一份由各家医馆汇编整理,交与医档局;另一份留在病人手中,下次就医的时候拿着病案去找大夫,对自己的病情心里边有数,万一出现了医患矛盾,也可以溯源去找是哪方的过错。”
……医档局?
叫局叫司的都是官署,唐姑娘……是想建一座小衙门?!
在场所有医士全愣住了。
连与她详谈过好几回的杜仲表情都不轻快,又陷入新的愁结里。
唐荼荼接着说:“如此一来,咱们县里就有了一个庞大的病案库,今世可查,后世可查。”
廖海双眼发直:“全县!那、那得多少病案!”
唐荼荼:“我算过了,静海县六万民,加上产妇与新生儿建档,全县每年的病案会以八千份的速度累增,大约在三年后,所有县民的医档都会进入病案库里。”
她知道这群娃娃术算不好,遂只说结论,不写计算过程。
唐荼荼也没敢跟他们说,想要医档成型,义诊是少不了的,义诊回数一多,形同免费的全民健康普查,百姓的就医观念会飞快转变,病案新增的速度会暴涨。
一群少年半天回不得神,唐荼荼心里的槌子慢腾腾敲了两下。
她痴迷于数据的魅力,因为痴迷,所以也分不清自己是不是急于求成了。
可医档的功用沉甸甸压在她心头,一套全县百姓大健康档案,可不止是供大夫查阅、增长见识习学药方这么一个作用,对临床试验的影响巨大,如果真的做出来了,这会是一个横跨全年纪、包容全部疾病的超大样本。
医疗事故的鉴定,传染病流行病的防治,研究不同地域百姓的体质疾病、某某类职业病,甚至是将来小外科手术的推行效果,全能从数据中一目了然地看出来。
她不怕事情繁琐耗神,唯独怕没人帮她。
以一个县作为医改试点是最合适的,想试水,离不开一群懂医的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