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蓝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5章,我力能扛鼎,宣蓝田,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迷糊糊睁开眼,窗外拢着一片不详的月光。
……
“姑娘,醒醒,要靠岸了。”
唐荼荼一骨碌坐起来,推开窗往外望。
庙岛上的娘娘宫是高祖时建的,至今一百六十余年,香火不断,又因为地处辽东与山东之间,是北方唯一一个建在海岛上、离了岸的娘娘宫,北方沿海几省处处都有娘娘庙,但海民只尊此处为正神宫。
东侧的码头常年清理泥沙,可供大船靠岸。
唐荼荼洗了把脸,脖子上挂了望远镜,把穿了半天的皱皱巴巴的披肩叠成双面,罩头上挡风。
这一裹头,打扮得像谁家小老太太,她踩着船梯往下走,公孙景逸愣是没看见她,最后在一群山东兵里瞅住了最矮的那个,匆匆追了下来。
“茶花儿!你跟紧我,万万不能乱跑。”
“怎么连个接应的也无?这叫我该上哪儿去?”
他絮叨了好几句,却见唐荼荼一门心思只盯着望远镜看。公孙一愣,自个儿觉出了不寻常,止住了话。
庙岛太静了。
传令兵说“疍民造反了”,公孙景逸长这么大,只从书里看过“造反”是什么意思。他以为这么巴掌大的岛,该会打得刀棍乱飞、血肉横流,在船上时就做好了拔刀的准备。
可眼下,岛上微微笼着薄雾,没有争抢,没有喧闹,岸边泊着几百条小渔船,平静得像一个晨曦中未醒的梦。
这是……打完了?
“大人!大人!”
巡岛的小吏骑着马赶来,身后跟着蓬莱县的几个捕头,互相验过牙牌与兵符,立刻招呼人手给他们备马。
“娘娘宫在岛中心,住持和十几位真人都在里头,疍民围着那块地方,我们的人手进不去。晨起时分派几个捕快进去给真人们送了点饭,捕快还被扣下了。”
“他们许你们进去送饭?”
唐荼荼听得更古怪,举起望远镜,朝凤凰山山脚的方向照了照。
这矮山山脚一眼可以望到头,疍民很多,把神宫前的路围住了,远远看,其中一半是青壮,一半是老弱妇孺,小孩儿遍地跑。周边升起一团团的炊烟,大约是在席地生火做饭。
这架势……不像造反,更像是聚众示威。
“我们抓了疍民里的几个头目,审问了半日,消息不知怎么走漏了出去,这群臭咸鬼消息好灵通,光是从昨儿清晨至子夜,竟聚起了几百条疍船,接连不停地闯岛!他们虽没有刀枪,可聚起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