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晓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0章 十月的南方小镇(一),庚子猎国,西门晓生,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定了三份报纸,分别是《淞沪时评》《长江新闻》和《杭州日报》,这三份报纸都是两日刊,所以姚老爷每天都至少能够接到一份报纸,而姚老爷的报纸,俨然成为了全村获取外界消息的重要渠道。
今天姚老爷又拿起了报纸,读罢之后哈哈大笑,仆人见老爷又笑了起来,心想一定又是好事儿,此时姚老爷的两儿子走了过来,次子姚顺和三子姚成,姚顺今年刚刚二十一岁,次子十八岁,两人长得都很年轻,尤其是姚成自幼跟随嘉定县季师傅习武,更加显得身材高大魁梧。
“父亲,何事如此欣喜?”二人问道。
姚老爷招呼道:“来来来,看看这篇文章,我血军在满洲大获全胜,俄国人狼狈逃窜,距离围歼俄国为期不远了。”
两人凑上去,但看到新闻之中还画了一幅地图,一旁写着各种简洁,不由得笑了起来,姚顺说道:“难怪,我前些日子去上海县,那些印度阿三居然冲我笑,我还以为他们要对我图谋不轨呢。”
姚成立即说:“二哥,你却是不知道,我的几个师兄弟在杭州城与一伙儿美国人发生误会,官府居然只是警告了一下师兄弟们,那些美国人居然也不敢追究,当真是……想象不到啊。我记得五年前,我的一个师兄在杭州城,只因为多看了一眼一个洋婆子,就被一个洋人吊起来活生生给打残废了,唉……当真是沧海桑田呢。”
姚老爷捋着胡子微微一笑道:“谁能料到如此,今年下来,我是越发意识到一件事了。”
“父亲有何想法?”姚顺问。
姚老爷道:“自曹中堂代国事后,我们大清国运渐渐上升啊。且不说其他,单单是丝绸生意,我们姚家村世代以养蚕种桑为主,但每年前来收蚕茧的人价格都会压得非常低,这其中多是洋人的买办搞的鬼。不过三年前官府主持桑蚕,严厉打击可以伤农抑价的行为,使得各家各户收入提高五成。”
姚成道:“说起来,好像是村子里不少人家竟然有钱养鸡鸭鹅猪了。”
姚老爷点点头,道:“你们找我何事?”
“父亲,是这样的。”姚顺说道,“三弟不好意思说,如今我和大哥都已经成婚,而三弟尚未娶亲,前些年父亲一直在给三弟张罗,可三弟非要练什么童子功不近女色,为此还引得父亲不快。不过几天前我兄弟二人在路过马家村的时候,三弟看到了马家村一个女孩,经过一番打听知道是马老爷的掌上明珠大小姐,今年芳龄十五岁。我见三弟中意与她,于是希望父亲出面,帮三弟上门提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