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零五章 怪兽战黑客,好莱坞制作,白色十三号,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的……”
“日本人的产物?”比尔第一个摇了头,“没兴趣。”
其他几个人也纷纷摇头,“日本人的怪兽有什么意思。”
最后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坚持去看《哥斯拉》的哈登身上,哈登不屑的撇了撇嘴,“日本怪兽做主角的电影?我才不想看呢!”
弗兰克忽然笑了,“哈登,你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我们去看《黑客帝国》!”
随着北美很多院校陆续放假。电影市场持续升温,哪怕是周末三天的周五,各大影院中还是涌入了大批的观众。
为了争夺观众。大制作的厂商们想尽办法宣传自身打击对手,小制作则在夹缝中努力求存以喝到一点肉汤。
从周五开始,《哥斯拉》大范围上映,北美放映市场制作成本达到8000万美元的影片增加到了四部。
可惜《天地大冲撞》的颓势明显,北美放映院线数锐减到1520家,周末来临前的单日票房只有240万美元,已然推出了一线竞争的行列。
《泰坦尼克号》还在上映。但没有人认为它现在还有竞争力。
处在这个周末最顶端的竞争者只有《哥斯拉》和《黑客帝国》,前者以3310家院线开画。后者保持了3220家的超大规模。
两者的碰撞从观众到媒体再到影院,发生在了与电影市场相关的每个角落里。
“《黑客帝国》不仅仅是电影特效史上的里程碑之作,还将成为新世纪科幻电影的奠基、领航者!”
nbc电视台的电影推荐节目刚刚吹捧完《黑客帝国》,cbs电视台就播放了《哥斯拉》的一段精彩画面。
“《哥斯拉》带来的刺激感如同在主题公园乘坐过山车一般!”
宣传自身的同时当然也不会忘记打击对手。
“哥斯拉是一个夸张庞大的怪物。让影片变得没有了惊喜,没有了兴奋,也没有了惊险与刺激,它只是个来自日本无趣且毫无恐怖感的大蜥蜴。”
——《纽约时报》
“其实《黑客帝国》整部影片的核心,到底真实还是虚拟,很早之前就有电影表达过。杜克?罗森伯格只是简单的套上兴起的计算机网络这层科技外衣,看上去有一点美好罢了,本质依然是好莱坞老套路的重复。”
——《芝加哥太阳报》
除去这些,双方还都在传播对手的负面消息上下功夫。特别是第一线电影观众对影片的负面观感。
“你好,我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