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外花如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八章 西安事变之结局,重生之征战岁月,柳外花如锦,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过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在张杨八项政治主张的基础上,反复修改的六项协议,囊括了各方面的意见,每种政治势力都有了亲自参与感,于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
蒋委员长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所有的目光,都盯在他身上,就等他一句话,周公的妙计一出,西安的张杨,立即由被动变为主动,而此时的蒋委员长,承载了民众的期待与厚望。
周公往见蒋委员长,昔ri的黄埔军校同事,今ri不共戴天的政敌,世事变化无常,造化弄人,昔ri被亡命追杀,悬赏首级,今ri却成为自己部下的座上宾,而自己却为阶下囚。
这种情形之下相见,相信蒋委员长和周公,都是有万般感慨吧,周公把六项协议和全国民众的反应,都一一说给蒋委员长,蒋默言不语。
不知此时的蒋委员长,作何感想,周公离去后,蒋委员长木坐许久,眼往古都斑斓的夜sè,久久不语,其后,苍老与黯然之sè愈甚。
此时蒋委员长内心真实活动,外人无从知晓,即便是他安然脱险后,也对那晚与周公见面的事情,只字不提,在他的回忆录《西安半月记》中,也是一笔带过,直至晚年漂居孤岛台湾,从未提及,随着其人作古,记忆也就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在推出六项协议的同时,周公还在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内部,就那些坚决主张杀蒋的内部势力之中,进行艰苦的说服工作,周公的个人魅力,诚挚的态度,合情入理的分析,终于使这些人放弃了杀蒋的主张,回到有条件释放蒋的道路上来。
因为周公的努力,和西安内部,主张杀蒋的声音,旋告消失,西安方面内部,最终取得一致意见,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周公功不可没,居功至伟。
一代伟人的风采,吾等后辈,无缘一见,只能凭空遥想,化作纸上苍白无力、甚为肤浅之寥寥数语罢了。
端纳不辞劳苦的往来与西安和南京之间,多方斡旋,也因为的参与,十二月二十二ri,西安事变发生十天之后,国民党中常委西安事变决策委员会成员宋美龄、宋子文等,终于得以成行,乘坐飞机,由南京飞抵西安。
随机同行的有唐秋离等几位委员,出乎意料的是,军统局局长戴笠,竟然也作为赴西安代表团成员之一,同机抵达,要知道,张杨对这位军统局的戴老板,素无好感,甚至是厌恶至极,戴笠此去,与自投罗网无异,等同于把自己的脑袋,伸过去让张杨砍。
不知戴笠是出于何种考虑,反正众人均感不解,宋美龄倒是颇为感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