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784【朱洪武再世?】,朕,王梓钧,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还没真的争起来,就被陛下搞得两败俱伤。喻士钦闭门谢客,似不想再做党魁;李日宣更有趣,直接就上疏请辞了。两个傻子,一开始就不清醒,在开国皇帝面前还想结党?”
张溥说道:“是这次清理官场和田亩,搞得实在太厉害。他们两人的党羽,陆陆续续被抓了不少,哪里还敢在京城上蹿下跳?当今圣上,果然是朱洪武再世。再这么下去,真得如明初那样,让官员带着镣铐办公了。”
“那倒不至于,”钱谦益笑着说,“元末明初,读书人不多,官员自不够用。朱洪武定的律法又严苛,官员动辄得罪,这才让犯官带枷坐衙。大明养士三百年,天下厉行教化,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读书人却遍地都是。如今哪里会缺官?便把地方官都杀一遍,也有足够官吏补上空缺。”
张溥突然心生感慨:“崇祯要是有今上的气魄,大明又怎会亡得那么快。唉!”
距离产生美,时间也能过滤一切缺点。
当初骂崇祯骂得最狠的就是张溥,把崇祯描述为刚愎自用的独夫。这才过去多少年,居然又开始怀念崇祯了,打心眼儿里为崇祯感到惋惜。
钱谦益说道:“不是崇祯没气魄,是大明官场烂到根了。东林党身上有太多旧账,永远无法得到崇祯信任,只能任用阉党余孽来治国。两党相争,不论对错,只看输赢。崇祯若敢下令清查整顿吏治,圣旨发出去必定天下大乱,阉党和东林党能掐得血流成河。”
钱谦益也属于东林党出身,但他是一个伪东林党,为了自己的前途,甚至随时可以把东林党卖掉。
此时论述起来,钱谦益完全置身事外,似乎他从来没做过东林党一样。
说着就笑起来,钱谦益抖抖袖子:“还是你我舒坦啊,坐在翰林院里编史,官场杀得人头滚滚也跟咱们无关。执掌翰林院能贪几个银子?就贪点纸笔蜡烛,哈哈哈哈!”
“管他呢,反正我命不久矣。”张溥感觉自己的身体很虚弱。
听到这话,钱谦益很想翻白眼。
张溥突然开始说正事:“《明史》不能再出错了,上次校稿的时候,有吴江人献上《吴江志》,咱们编那段错得离谱。幸好没有呈交陛下审阅,否则你我都要丢尽脸面。”
沈万三想出钱修城墙,被朱元璋流放而死的故事,在明末已经流传甚广,甚至被记录在多部野史当中。
钱谦益和张溥编撰《明史》,却遇到有人进献《吴江志》。
《吴江志》的作者莫旦,跟沈万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