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945【朝鲜农民起义】,朕,王梓钧,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交易,朝鲜国内只允许用铜钱。
这种禁银令,已经持续了两百多年。
朝鲜最初需要向大明进贡白银,数量也不多,每年六七百两银子。朝鲜君臣为了贡银,不但搜刮寺庙,甚至为了几百两银子,专门开采几处银矿。那些银矿,采够六七百两就停工,等下次进贡之前再度开工。
一直到嘉靖年间,大明才允许朝鲜不再进贡白银。
早年禁用白银还说得过去,因为铜钱都没有普及,朝鲜国内流行以物易物。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贸易量越来越大,继续禁银就纯属扯淡了,朝鲜君臣简直在瞎搞。
这种瞎搞,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地方。
先给商贾颁发牌照,拿出一部分实物税,交给商贾处理,再卖给国内的官员和百姓。每个环节,朝鲜君臣都牢牢控制,每个环节,两班贵族都能捞上一笔。
前几年改革,引入中国铜钱,两班贵族又通过商贾,掌控了铜钱的发行渠道——贵族掌控京商,让京商发行铜钱。京商又把铜钱给松商,由松商把铜钱发行到地方。仅铜钱发行环节,在京城就已层层转包。
朝鲜的禁银令,曾把中日两国都搞得很无语。
日本当初开采石见银山,一下子变成白银输出国。日本使臣安心东堂,带着八万两银子,跑到朝鲜来做交易。结果,一两银子没用出去,只能带着银子原路返回,搞得像是专门来朝鲜炫富的。
而大明援助朝鲜时,由于运粮不便,带着大量白银过来,想要在朝鲜就地购买粮草。明军的银子,同样一两都用不出去,导致战争前期严重缺粮。
随着中国铜钱的发行顺利,如今全朝鲜的商人,都希望能够破除白银禁令,因为使用铜钱搞大宗交易太累了。
二人一通商量,决定继续进兵。
几千大同军坐着战舰,隔日便抵达开城附近。
还没来得及友好交流,朝鲜君臣便又跑了,一路北上逃到新溪,留下大同军将士在风中凌乱。
什么鬼?
朝鲜君臣不断逃跑的消息,被湾商(保州商贾)故意散播。
保州自从被中国占领之后,很多湾商都变成了中国百姓,垄断着鸭绿江的商业贸易。但他们的商业网络,遍及整个平安道、咸镜道和黄海道,跟松商有着激烈的竞争关系。
松商想要内附中国,是想干翻京商搞海贸。
而湾商想要朝鲜灭国,则是想把商业触角,延伸到朝鲜的中南部市场。
此时此刻,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