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978【军改】,朕,王梓钧,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的主因。
真正的主因是军户卫所制度,文官们被迫着手改革,在嘉靖中期、隆庆年间、万历初年取得成效,一时间竟然将星如云。但又遇到财政窘迫,募兵制随之夭折,变成彻底躺平的家丁作战。
归根结底,财政问题!
而大同朝廷呢,军校源源不断输送毕业生。就算来几场大败,只要军校还正常运转,军官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出来。
这些军校生会结成利益共同体,军校虽然也受兵部管辖,但只有校长属于兵部官员。其他老师,全部来自军队,军校生的自我认同,肯定是向着武将群体的。
赵瀚甚至想搞武科殿试,每年最优秀的军校毕业生,来到南京由皇帝考出武进士。这样一来,武将也是天子门生。
另外,北京的地位得到确立,北方文化中心、北方军事中心。
北平府终于有点直辖市的样子了,以前实在太寒酸。恢复多年,全府下辖十个县,总人口还不到200万,完全不能跟另一个直辖市(金陵府)相比。
地位确定之后,北京肯定能快速发展。
西安、沉阳和昆明,三个都督府设在那里,也将在西北、东北、西南形成虹吸效应。
若是康藏经常生乱,成都将会建立次一级的军区。不过就这小冰河期的鬼气候,康藏想大乱都难,无非出点小乱子而已,吐蕃能跟唐朝硬钢是遇到了温暖期。
此时此刻,北方大军正在征讨漠北,等战事结束,军改就要全面实行。
……
赵瀚才不管文官怎么想,这一次军制改革,他已经酝酿了好些年。
平时以聊天的形式,征求回京武将的意见,又根据兵部、都督府和地方部队的情况,自己草拟了一份大纲,让都督府将领、文职补充细节,最后再亲自修改了好几遍。
全程没有惊动文官,只是偶尔旁敲侧击,让卢象升等人提些建议。
又是一个节假日,赵瀚难得轻松,独自散步一圈,然后去找朱媺娖闲耍。
走着走着,一个牵狗少年撞上来。
“父皇!”少年连忙停下,却是费如梅所生的五皇子赵匡楫。
“汪汪汪!”
那条沙皮狗,冲着皇帝狂吠。
赵瀚勐瞪一眼,沙皮狗突然趴下,歪着脑袋直吐舌头。
赵瀚问道:“你这是遛狗呢,还是要跑去哪个斗狗场?”
赵匡楫回答:“回禀父皇,儿臣打算出宫转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