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982【三皇子的钱途】,朕,王梓钧,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特别封面,还用海外的人物、动物、植物来做,肯定让读者眼前一亮。
成本提升,售价跟着涨便是,买得起的照样会买,而且说不定更有购买欲。至于买不起的,可去租书店阅读,租书店不仅出租杂志,就连过期报纸也有。
“殿下,有客人求见。”
“请他进来。”
金圣叹阔步走进屋中,拱手见礼:“鄙人张采,见过楚王殿下。”
“久仰!”赵匡枰说道。
&nbs... -->>最新章节!
sp; 金圣叹捋胡子大笑:“张采又不出名,何来久仰之说?我还有一个别号,唤作鲲鹏散人。”
赵匡枰眼前一亮,也不计较此人无礼,高兴道:“原来是鲲鹏先生!”
金圣叹在文学评论圈名气极大,前些日子写了四篇评论,盛赞赵皇帝那四篇作品。陆陆续续的,已在报刊杂志发表,引来更多读者订购下一期《楚王文艺》。
金圣叹不玩虚的,直接道明来意:“楚王杂志新办,想来还缺人。我来毛遂自荐,愿为本社审稿,不知楚王意下如何?”
“欢迎之至!”赵匡枰大喜。
金圣叹突然问:“市面上的《葫芦娃》,可真是陛下所着?”
赵匡枰忍俊不禁:“是。”
《葫芦娃》这几年才传出来,由于是幼儿故事,许多人都不相信是皇帝的作品。因为搞不清楚,地方官府就管得很严,不准署名赵子曰或赵言,搞得现在谁都不能确定实情。
“陛下幼时所着?”金圣叹似乎很感兴趣,或者说,他来杂志社应聘,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想打听《葫芦娃》。
赵匡枰笑道:“听舅父说,那时父皇还在做书童,在学堂给孩童讲《葫芦娃》,能赚到颇多的说书钱。”
“原来如此!”金圣叹总算打听明白了。
他觉得皇帝即便不造反,靠写小说也能衣食无忧。
“咦!”
金圣叹扫到桌上的稿件,戴起眼镜仔细查看,看完几张之后问:“这些都不是瞎编的?”
赵匡枰说:“来自四海商社。”
“好东西啊!”金圣叹说道,“可惜图画太多,否则编撰成书,想必能够大卖。”
其实只要销量足够大,印刷图画完全可行。明代就有很多幼儿识字读物,“人”字旁边画个小人,“口”字旁边画个嘴巴,跟几百年后的识字书一般无二。
但这种海外风物志,注定了无法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