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4章 塞上南,木兰无长兄,祈祷君,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啊……”袁放露出向往的神色。“得陛下隆恩,我们可以在丽子园驻扎休息,准备入凉的物资和人马,既然是被称之为‘草原明珠’,一定是个很美的地方吧?”
钦汗城便是被后世称之为“塞上江南”的“银川”。几十年前,这里为赫连勃勃所得,因为地势平坦开阔,黄河南北贯通,所以土地肥美适宜居住,所以得到了夏国的重视并在此重新筑城。
赫连勃勃喜爱行猎,于是在这里建造了庞大的王家园林“丽子园”,用来广纳美女,满足其挥霍奢侈的生活。
钦汗城的前身是汉武帝时期“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的“典农城”,是以农业发达,诸族混居,一向是夏国重要的后方粮仓。北魏打下夏国之后,钦汗城也就归了魏国所有,连丽子园也成为了拓跋焘的行宫。
当年丽子园得到后,朝中众大臣有意讨好拓跋焘,希望他能西巡钦汗城,在丽子园里游玩居住,最终还是被他拒绝了。
被他拒绝的理由很简单——“赫连勃勃一生挥霍无度,性格暴虐,所以失夏。我不愿重蹈他的覆辙,尚未平定中原就耽于享乐。”
但后来根据库莫提的说法,拓跋焘只是纯粹觉得跑去吓唬一次钦汗城的各族百姓没什么意思,而且丽子园据说十分华美,他怕住了以后觉得自己的宫殿破败,索性就不去了。
贺穆兰相信后面那个才是真实的原因。
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昔日秀美壮丽的“丽子园”成了不祥之地,那些试图以自己的美貌再一次俘虏一位君王的宫女和旧日妃嫔们,在得知那位年轻英俊且英武不凡的帝王并没有来这里享乐一番的意思,也陷入了绝望的境地。
更煞风景的是,拓跋焘不愿意浪费人力,所以丽子园里大量的猎场成了牧场,赫连昌在行宫里的妃子和宫女们也要织布养麻,丽子园彻底走下了“行宫别院”的神坛,变成了魏国另一处“大龄妇女下岗再就业基地”。
这一次北魏使团进入凉境的最后一站便是钦汗城,再往前,就是凉国的使臣迎接和安排了。因为并不能保证凉国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物资,路上发生什么都有可能,钦汗城的最后一次补给就变得非常重要。
拓跋焘在离京之前特别允许他们进入丽子园驻扎,此地的“典农都尉”会负责提供使团和虎贲军进入凉境前所有的粮草。
可以得到允许住进丽子园的贺穆兰一行人,是魏国第一批接触到它的人,甚至比拓跋焘更早进入了丽子园里。
治理钦汗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