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雪寻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36)、安宁,归恩记,扫雪寻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约摸十七、八岁,另外一个看起来则小一些。是十二、三岁的样子,但他们三人的着装款式一致,都是一身水蓝色书生布衫,因而让旁人一眼看去,即能明了他们的身份。
三个人边说边上楼,刚一进素菜馆,聚在窗户旁的人群里,刚才为中年食客解惑的那个人忽然走了出来,笑容满面的朝刚上楼来的三个书生深深一揖道:“张师弟,吴师弟。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你们了,真是缘分呐!”
他所称呼的那两个人,就是三人中年长的那两位,他俩亦是还礼道:“白师兄,幸会、幸会。”
两人中的张氏书生旋即又朝身边的那个年纪小一些的书生介绍道:“夏师弟,这位白师兄也是我们书院的学子,并且还高我两届,只是四年前就卒学,接管了家里的生意,你们没有见过面。”
一日授业,终身为师,而像这样曾同在一所书院学习过的人,在书生眼中,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半个师兄弟的友谊。
夏氏小书生立即向姓白的书生拱手鞠身:“白师兄,巧缘恰逢,幸会。”
四人一番寒暄过后,又一同走到窗边。远处行过街角的那支仪仗队已经快走完了。
望着仪仗队的尾巴,四人中年纪最小的那名书生忍不住对那刚认识的白氏年轻人问道:“白师兄,看你的样子,似乎也知道关于那位大人的事?”
“嗯,以前从夫子们那儿听过一些,后来我为家里的生意去过一些地方,又听过一些传闻……总之,无论传闻是怎样的。那位大人所经历的事,都算是一个传奇。”
夏氏小书生好奇的又问道:“奇怪,怎么现在书院里却没有谁提起他呢?我就一点也不知道。”
“时间可以淡化一切,关于他的事,都是好久以前发生的了。而且若非有了今天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们私底下也不敢讲他的事说得太开。”站在小书生身边的张姓书生微微一笑后又说道:“不过,等明天我们回书院去,你一定不用再担心你会不知道了。”
“噢……”夏氏小书生闻言点了点头。
三人当中。那位明显话不太多的吴氏书生这时忽然开口道:“其实早在几年前,从夫子那儿听到关于那个人所背负的罪名时,我就在怀疑这其中有问题,如今看来我的猜想不说全对,也是对了一半的。现在,那位大人刚刚洗清自己的罪名。顺势就把吏部的尚书大人拧下去了,这要不是一开始就蕴着因由,那我便真要怀疑,那位大人要如传言中那么妖魔化了。”
“吴兄,慎言。”姓吴的书生话刚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