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雪寻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721) 虚言 假山,归恩记,扫雪寻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软。
而望着前方离得已经没有几步远的太医局大门。那最后一点路途对她们而言。仿佛如踏在云上天梯一般,难得连半步都迈不动了。
※※※※※※
得知二皇子的病情反复,太医局里一起来了三名御医。
按照常例,皇子身体抱恙。倒也不必一次使动太医局里这么多医师。比起前朝,现年新朝里的太医局算是人员精简得厉害。主要出诊的御医只有九个人,三年前因故又去掉了三员,后来一直也没填补上,所以九医之列实际在岗只有六人。这六人各司其职,每天的工作量还是挺大的。
医官不同于其它职司的官员,许多事不能靠口头吩咐就成。太医局里的生员、药童至多能做些照方抓药、熬制、送药的事,至于病人的脉象、气色等等问题,都需要医官亲自前往探视。
就说去一趟宣威将军府。一个来回再加上诊疗耗费的时间,能占用一位御医三个多时辰,几乎就等于将一名御医一天里当值的时间用去了一半。老将军早年在战场上立下卓越功勋,参与了南昭建朝历程里一个重要的步骤,对于他的陈年旧伤复发。皇帝特派九医之列中的一人专职料理,在最近这几天里,太医局中实际上就只有五名御医坐守了。
皇帝当然也知道如今太医局因为人员过度精简,日常工作量几乎又翻一倍,所以有条旨意早就下达过。哪怕是皇亲国戚调使御医,也只能一次去一人,对生员的同行人数倒没有硬的限制标准。
其实皇帝会这么拟定旨意,也不止是考虑到为了给太医局减轻负担。对于大部分病症,能晋升至九医之列的这几名医师都足矣独自应对,无必要多医会诊。何况对于寻常病例,若参与医治的医师平白多出几人,可能还会产生对于治疗无益的意见分歧。
锦衣玉食,生活在秩序安定的京都里的贵族们,生病的原因无非就那几种——对于这一点,连众位御医也已各自有了一番备录,常常被某府急火焚天似的请去,最后诊出的病因、开出的药方其实都是老一套——又不是人人都像三年前玩火的那位,明明是无比冷静的性子,但稍微一有动作,就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半条。
今天为给深居宫中的二皇子诊治,一下使动了太医局的三名御医,几乎把局中主干医师全耗进去了,这除了是因为殿下的病情的确转变得颇为严重,还因为这三人里头,有两人本来在此以前就参与了为殿下诊病之事。对于殿下的伤情忽然加重,这二人是脱不开责任的。
但具体的说,像这二位一样脱不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