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3章,表妹万福,蓬莱客,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点,毋庸置疑。
皇室血脉,尤其皇帝子嗣,关乎江山社稷,不容半点差池。倘这孩子来历不明,以皇帝的jing明,他怎可能被浏阳王所欺?
何、张、陆等人,在得知传言后,被人问及,皆三缄其口,并不表态,就等皇帝的下一步动作。
而事实上,比起或震惊或疑虑的朝臣,此次再次入京的浏阳王夫妇,二人心中的骇异,才是真正的莫可言状。
四年之前,浏阳王夫妇载恩出京,次年,李元贵秘密来到王府,传了皇帝密旨,要他夫妇"生"出一个老来之子。王妃遂往腹部裹带,逐月加厚,"怀胎"十月之后,"生"了一个"儿子",为掩人耳目,浏阳王还去民间秘密抱了一个男婴入府,随后上报宗人府,入了宗室碟谱。
浏阳王夫妇心里明白,三年前,皇帝要他夫妇"生"出这个"儿子",应是为了日后借"宗室过继"之名,扶立某个皇帝真正想立为储君的孩子,因此事关系重大,夫妇守口如瓶,三年来,将那抱来的孩子养在王府之中,极少露面,做好一切准备,只等来日圣旨到了,便将真正的储君以王府世子的名义,送入京城。
不管皇帝想立什么人为储君,这个法子,从四年前起便开始筹谋了,时至今日,可谓面面俱到。
夫妇两人,怎么也没想到,临末了,也不知为何,皇帝竟弃了这个筹谋了数年,显然更万无一失,绝不叫大臣能起半点疑虑的立储法子。
如今这个当年"神女"之说,也不是不行。倘若皇帝的手腕足够qiáng硬,力压四方,自然也能成事。没有哪个大臣敢去怀疑,做皇帝的,会胡乱认下一个血脉不明的孩子来充当皇孙。但比起jing心筹划了数年的"过继",这法子,显然有些仓促,倒似是临时起意,恐怕也会引来大臣的猜测。
浏阳王夫妇实在惊诧。但皇帝的命令岂会不遵?自是照了吩咐,暗中行事不提。
……
嘉芙人在蕉园,隔着重重殿宇,至午,隐隐之间,仿佛也听到了东南方向那一阵排山倒海般的山呼万岁之声。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