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章,侯门长媳,堰桥,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一茬的秋粮稻谷收获却有限, 因为受到的攻击越来越多,所以海陵城的防御渐渐地转到了明处。
听说太子带头每日吃一顿麦麸粥, 以显示与民同甘苦, 然而没有卵用,农民起义已经愈演愈烈,而且势如破竹, 一个一个城被攻下, 流民组成起义军每到一处吃光一处的粮食,当地的人也成了流民, 这个就跟水土流失一样,是个恶性循环。
扬州危在旦夕,王一祥的镜军在夺下金陵城之后,又回过头来围困了扬州, 看来他是吃到了金陵城的甜头, 金陵城被夺,他杀了城里的豪富,有了钱又了粮,招兵买马,短短几个月已经聚众五六万人。
那么,扬州, 这个天下盐商的聚集之地,如果拿下会是什么样子?朝廷没有钱, 民间钱并不少,一旦扬州被夺, 王一祥就会如虎添翼。如今五六万人马,扩大到几十万也不是没可能,我跟常远说起前世李自成杀了神宗之子福王,有钱有粮之后,招兵买马。最后攻入京城,崇祯帝吊死在煤山。
扬州失守,下一步,他定然会反过头来扑咬海陵,海陵有粮,在别的地方盐工已经开始逃荒之后,海陵如今靠晒盐,供应了两淮盐业的一半。所以海陵是块肥肉。这样一想海陵已经是危如鸡卵。
常远和老苏老万还有阿牛已经在我家的书房里商量了一个早上,我正在盘点手里的家底,幸亏扬州被围困之前,大部分的药材已经从延寿堂转到了咱们这里。时间不早了,那老陆该要靠岸了,到底大家是朋友,如果不去接一下,显得就太不讲义气了,我得去催催常远。
我到了书房,敲了门,里面常远问道:“谁啊!”
“我啊,现在都什么时辰了?码头还去不去?”因着他没有时间观念,我口气有些不好。
门打开,常远也不见起身,还端坐着,他说:“燕娘!你进来跟他们说说。”
我进去环顾一周,也不知道他要我进来说什么。老苏和老万叫我一声:“弟妹!”,阿牛叫我一声:“奶奶!”我一一回了礼。
常远与我说道:“方才我们兄弟四人已经商量过了,我们无法坐以待毙,只能主动出击。如今海陵城里能用的壮丁大约有三四千人,将近万把人是妇孺老弱,和王一祥比人数相差太大。但是我们的人不是那些流民,经过了两年的休养生息,加上操练,比之那些正式的行伍之人丝毫不差。所以对付王一祥我们还是有把握的,但是万兄他们还是担心一件事情,我们拿什么收买人心,我们靠什么壮大队伍。这些可都是要钱的要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