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3章,侯门长媳,堰桥,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常远扶着我一起走到门口, 各位老爷在咱们家护卫的护卫之下跟在我们身后去了门口。这个门口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情,我说道:“阿远, 当初一个咱们这里的一个盐官给我送了一盒南珠, 你可还记得?”
他看着那延绵的十几车,声音寡淡地说道:“记得,那时我就惊讶于扬州是如此有钱!”看着外面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
“行贿行地明目张胆, 让他们给点钱, 让大家活个命,各个都哭穷!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我叹息着说道。
“禀大人, 属下从周家随便挖了一个地方,就拿到了这些银子。”寄槐说,然后他还嘟囔道:“他们放银子真随便。”
“那是银子已经多了没处放了!”我呵呵一笑道。
“大人,您看!”说着寄杉打开了一个箱子, 里面是一个直径将近一尺的银子熔铸成的球。这下让广大吃瓜群众都张大了他们雪亮的眼睛。
周老爷作势要扑上去, 被护卫拉着,常远转头问他:“周老,您怎么说?你说已经被抢完了,这是什么?”
“府台大人,你想给我按什么罪名,来抄我的家?”
“我方才, 让你拿点银子出来,为了咱们扬州城里活着的百姓换口粮食, 你不是说家里的银子给乱匪劫光了。这些是什么?”常远逼近他说道,周老爷力竭声嘶地道:“这是我家的银子!”
“你家那么多银子, 拿出来些给大家伙儿活命,怎么了?”常远这么说,其实是道德绑架,但是在这个时候,不绑架也得绑,生死存亡的时候。而且咱们必须得知道的时候,在公开场合永远站在人民的一边,富豪和贵族适当的时候牺牲一些没有问题。在场的这些富商和士绅应该听得都挺明白了,都是聪明人。
这个时候人群里有咱们海陵的人在跟那群扬州的吃瓜群众说海陵的故事,说咱们俩为了灾民怎么做事情,说咱们这么做定然是为了大家能活下去,舆论导向很重要。
“奶奶!奶奶!”咱们的人叫我说:“苏大爷从咱们海陵调来了十船粮食已经到了!在码头上了。”
我点点头说:“知道了!一半按照海陵的价格,在市场上售卖,给我把粮价打下去,一半给我搭粥棚,舍粥。就照当初镜湖和山阳那么干。”
“明白!奶奶放心。”
就在这时,去苏老爷家挖地三尺的寄杉也带着很多的车子过来,一时间把咱们家门口的路给堵死了。
常远似笑非笑看着陈阁老,看向苏老爷和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