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3章,侯门长媳,堰桥,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云园的广场上,我站在中间,对着前来的百姓,大声地说道:“乡亲们,我知道这些天大家伙儿听说大周的天子被害,常大人正在讨伐乱贼。咱们里面也有跟着咱们将军出征将士的家属。大家大多经历过战乱和饥荒,我们想要的是天下跟我们这里一样能过上太平日子,更何况如果天下不太平,咱们的太平日子其实也不长久不是……”我讲完了话,接下去就是咱们这个露天舞台天天的演的那些戏码,被迫逃荒的,妻离子散的……忆苦思甜吗!
扬州城里的巨贾集中到我这里问我,需不需要他们捐出军资。我摇摇头说道:“这些年靠着大家伙儿挣下的不少,支撑这一场仁义之战还是能行的。多谢大家伙这几年想方设法一块土地一块土地地安定民心。”
“奶奶这样说岂不是愧煞我等,这几年咱们这里都是靠着奶奶的经营和常大人的守卫才过上了平安的生活,说实话,四年前的围城还历历在目。如果有什么需要,请奶奶说一声。”
“老刘啊!大家伙儿这个心,我谢谢了!做生意要大家共赢,你最近布匹的单子接得多,让工人多做些固然重要,但是晚上让人家干活到半夜,还怕废油,灯点地少,布匹出来的不良增多,你又打骂工人。这样可不对啊!工人和你之间也是需要共赢的,也是需要互相尊重的。你们让工人在你们那里做工内心安定,就是做了最好的事情。”我点着纺纱工坊的刘老板说道。
老周侧过头去教训道:“你也真是糊涂了!说了多少次了 ,多挣三五个铜钱对你这么重要?”
接下去我跟他们开始商量,咱们作为一个团体,之前干的事情是慢慢扩张,现在却是需要以极快的速度推进。我们都有一套模式处理,所以还是这样分配,只是我对大家的要求,过去稳定民心为主。每一个地方的找什么样的人合作,怎么样进行投资,做什么行当,我开始画了一块又一块。
刘茂让人给常远递了所谓的圣旨,言道,若是常远肯归顺新朝,以淮南之地为王,世袭罔替。另外愿意结尾两姓之好,将他的女儿嫁给常远。我听到这个消息,感觉这人是不是脑子有病。
常远让人写了讨贼檄文,愤怒地开始刷城池,刘茂的占领区节节败退。常远前面打下来的速度有多快,我们的人扑过去的速度就有多快。先进粥厂和医疗队,让离乱的人们有口饭吃,让受伤的人能得到救治。接下去就是几个巨贾负责的找当地的商人进行洽谈合作,开始招工,保证人有饭吃。
刚开始总有一些脑子不开窍的,作乱的。常远的做法是雷霆之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