哞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4章 过腊八节,农家甜点香满园,哞哞,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腊七、腊八儿,
冻死寒鸦儿。”
腊月初八的吉安村,进入了一年之中最为寒冷的时节。风是一阵紧着一阵地刮个不停,村子里的院落全都笼罩在青灰色的严寒里。后山边上的小溪覆盖上了厚厚的冰盖,夜里就开始飘雪点子,大雪笼罩下的泥瓦房也显得格外肃穆,物极必反,也就是从这天开始,吉安村的人们开始了对来年春天的憧憬。
腊八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腊”这个字本来的意思就是猎取禽兽的肉用以祖先祭祀,所以这一天所处的月份才被称之为“腊月”。腊八节里自然是少不了腊八儿粥配上腊八儿蒜的,暖暖和和喝上一碗腊八粥,既应了典故,又饱了口福,确是桩美事。
小米、豆子、枣儿、板栗、花生仁儿和白糖等等食材合并在一处,咕嘟咕嘟煮成一锅,叹气似的沸腾。粥煮成了之后,板栗必定已经稀烂到认不清楚,花生粒儿吃起来已经软面,而枣子必定已经大了三四倍……
自然了,腊八儿粥是中兼收并蓄、来者不拒的食物,各家各户所用食材不尽相同,家里有什么往里头投放就是了。舍不得放大米小米?没事儿,糯米、紫米、黍米(也叫黄米,样子有点儿像小米不过颗粒略大些,黏性较大)、鸡头米、薏仁米,统统都成,赤豆、芸豆、绿豆、花生豆,端看各家今秋收成,家里孩子多、或者家底儿富裕些的,大枣小枣葡萄干儿、果脯莲子只管加去,没人管你,均融汇于一锅。
熬煮时满室的温暖芳香,入口时更有天下干果粮食皆入我腹的满足感,喝两口粥,夹一瓣腊八儿蒜,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里也融入了些蒜辣味,色味双美。
而此地还有打腊八冰的习俗,寅时大人们就会起床去打腊八冰了,有这样一种说法,谁家最早打来腊八冰,那么来年庄稼就会大丰收。一背篓一背篓的冰从溪边打上来,干净的砸碎了放锅里消融成水用来熬腊八粥,家里的牲口也会掰些碎冰喂它们,“吃了腊八冰,四季不生病”。
其实这溪水虽说不上脏,但大冷天喂冰,杜芊芊觉着还是容易导致拉肚子的。不过季桂月喂了家里几只鸡,杜芊芊也没阻止,大过节的,讨个好意头也不错。
剩下的大块腊八冰就要献给漫天神佛、献到寄托着庄稼人所有希望的田地里、甚至院墙几个角落都摆上了冰块儿,以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
而忙午饭时,杜芊芊第一样忙的不是已经准备好的各色食材,而是山药。
还记得两个多月前刨山药的场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