哞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6章 应对有度,农家甜点香满园,哞哞,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是难得的俊后生,比不出谁优谁劣来。
“你今年多大啦?”
“过完年十七了。”
“听你娘说你做木谈生意?小小年纪真有出息!”
“不懂的东西还多着,慢慢学罢了。”
这些夫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问李康问题,笑盈盈的,生的好看就是种天然的优势,李康的木炭生意虽经营的还可以,但在这些夫人眼里并不是很够瞧的,眼下这么热络的交谈,除了卖栾夫人的面子,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李康相貌好,漂亮孩子谁都稀罕。
栾夫人听他这样应对自如,谈吐有度,更满意了,“这话是了,谦受益满招损,你能这么想,很好。”
“多谢夫人教诲,晚辈都记着了。”
俊秀的脸蛋一板一眼的说这些平日里李曼最腻烦的客套话,却也不讨人厌,李曼听着倒还顺耳起来,嘴角自己都不自觉地噙着笑。
栾夫人有意考考他,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如李氏所说,那样的勤于正事,“咱们刚还在听你娘说你外出的那些趣事儿,不过我倒是更想听听这木炭有什么讲究,你上头两个哥哥也没涉足木炭这一行当,你怎么却想到要做这个营生?”
“木炭,小至炊事、取暖,大到铜铁冶炼,乃至雕塑制墨,缺它不可。”其实这时候的墓葬形制也同木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李康不是个傻瓜,大过年的在这种场合提及这种忌讳的字眼,因此直接略过不提,“虽是为赚钱,但也关乎民生。”
哎呦,这小伙儿有前途,不说别的,甭管心里到底怎么想的,不过问了句怎么做起木炭生意,却一下子将谈话拔高到了这么个高度,栾夫人,包括其他几位都如是想。
这种话非常容易听起来让人觉得有假大空之嫌,李康很聪明,他立刻往下说道:“炭,烧木留性,寒月供燃火取暖者,不烟不焰,可贵也。炭从木材里来,却也不是完全燃烧,燃烧之后还保留着自身原本的木之特性,实乃一项技术活。”
宕开一步,李康含着笑娓娓道来,同在座的夫人们耐心科普:“烧炭这活儿能往回追溯到商周时期。”
一句话,让在座的人都微微倒吸了一口气,原来冬日里日日见的木炭竟也有那么久的历史了?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夫人们自然对这些不了解了,这次连带着李曼也听进去了,农活儿她懂,可是这些她却一点也不内行了,只知道木炭想用就有了,烧就是了,没成想也有这许多的学问,再加上说的人是李康,对着那张脸,就是他也和他娘一样,说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