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三十六章 成都兵变 一,三国之仲谋天下,拾一,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些大儒。那一个不是门生遍布天下的,他们要是彻底的闹起来,可就比之前变法的风暴还要猛烈三分。
“这就要看蔡司长的能力了!”
孙权微微眯眼。目光看着自己的老岳父,笑眯眯的道。
御书房里面的几人听此言,顿时一双双目光皆然看着蔡邕起来。
“微臣突然明白了,大王当初千辛万苦以教育司的大计划,诱引微臣从江东书院出来,原来就是为了今日这一出寂灭万乘!”
蔡邕的面色不太好看。就差没有吹胡子瞪眼睛。
又被算计了!
以彼之道还于彼身,这一招。孙权用的纯火炉青。
孙权亲自改革科举制度,那就是和一众的大儒作对,和整个士林作对。
然而,蔡邕是大儒,而且还是吴国最顶级的大儒,要说门生天下,谁比得上他啊,如果有蔡邕亲自改革的科举制度,就算是在士林之中牵动狂风暴雨,那也只是读书人之争。
“有一步,看三步,不服也不行!”
张昭几人心中有些感叹,当初他们不明白一向比较孝顺的孙权为什么死皮赖脸的拉着年事已高蔡邕进入朝堂这浑水。
原来是为了这么一天。
的确,有了蔡邕鼎力支持,就算读书人有意见,那也只能和蔡邕辩论,和蔡邕这么一个大儒辩论,不是找死的行为吗。
“呵呵!”
孙权讪讪一笑:“正所谓能者多为,父亲难道就不想看着科举政策落实吗?”
“微臣自然是想要看到科举制度落实,开科取士,一视同仁,没有寒门士族之分,乃是微臣心中少有的理想,但是大王利用微臣的这一笔账,微臣心中可记住了!”
要不是这么多大臣在,饱读诗书,有些固执在礼仪上的蔡邕必须要给孙权这个君王留点面子,他早就翻脸发飙了,绝对不会微臣微臣说的这么咬牙切齿。
老泰山和女婿较劲,内阁的几个巨头也管不了,张昭他们也只能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
“大王,科举不是不可以,不过今年这一界,乡试和会试,是不是得放一放!”
半响之后,顾雍沉声的道:“目前乡野之间可没有会这么多读书人!”
孙权提出来的科举政策,是以明朝发展成熟的科举制度为根源,从乡试,会试,到殿试而分为三级。
不过如今虽然读书人已经不少,但是相比吴国庞大的疆域之下,却并不明显,还是处在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