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星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4章,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画星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地,不忠不孝,不配得到读书人的敬仰与效忠。”
这些话对李洵来说一点杀伤力都没有,他连眉头都没皱一下,颇有兴味地问:
“民间怎么说?”
“黎民百姓说他们放屁,郡王对百姓好,谁不效忠郡王就是大奸大恶之徒!还说郡王根本没必要听命于昏庸的皇帝。”
“读书人们,确实有些对您有微词,说以后您要是想在秦川平原选人做官,他们绝不会去参加选拔。”
李洵听着这些,便明白这必然是朝廷或者当地望族士绅们的手段,无非就是想让他在秦川平原无人可用。
不过,这些人确实小看了他的人才储备与用人机制。
治理秦川平原,他本就没打算用本地人。
甚至可以说,以后都会采取异地聘官制度。
“无妨,秦川数郡的官员很快就会从肃城等地调拨,目前本就不必在此地招考。”
去年那些积极表现,力争上游的县令,功曹主簿们,目前正好可以调拨到秦川平原作为一方父母官。
而他们空出的位置,各方面制度已经成熟,便可以用上曾经在七部能力较为出众的老书吏。
为节省时间,基本上都不需要再进行一次选拔,将上次选拔的人员顺位补录,就可以填上其他基层的空缺。
那些说着不肯效忠于他的读书人们,若发现即使没有他们,也同样不影响他的官府运行,自然会是另一种心情。
当然,他也不会彻底断绝他们的希望,秋天还会继续招考,也不限制考生属地,愿不愿意去,就看他们自己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
“看来朝廷众官员与陛下,最近过得颇为清闲,你们宣传营在临川军营里可得加快动作了。”
李洵嘱咐道。
宣传营立刻领命而去,回去便传令加快在临川军营的宣传进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